第76部分 (第2/4页)

孝敬宪皇后身边备受信任、身份最高的女官,在孝敬宪皇后死后又自请到皇陵去守灵,这么忠心耿耿的一个人让我很难相信她会背信弃义、投靠太后,但过去的事我也无从去解释,是好是坏,属忠属奸,哪里是一眼能辨呢……

“娘娘……”

我骤然回神,看了眼珍姑姑,“怎么了?”

“轿子已经准备好了,是否让蓉姑姑侍候娘娘去慈宁宫请安?” 珍姑姑问道。

“不了,你随我去便好了。”我别有深意地瞅了她几眼。

天气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得很热了,要不是皇后的身体欠安,早该进园子避暑去了。我只穿了一袭薄薄的碧纱长裙,珍姑姑也一直给我打着扇子,但轿子到了慈宁宫的时候我的背上还是汗吟吟的一片。

甫一进慈宁宫,一阵清凉迎面扑来,春桃姑姑已经笑脸迎人走上前来请安,“天气热得很,娘娘快进来。”

大厅里摆了好几个缠丝珐琅盆子,里面都放足了冰,几个小太监一扇一扇地打着风,难怪这里显得特别的清凉。

太后慈眉善目地坐在榻上,我立刻跪下行礼请安。

太后笑道:“快起来吧,都这么热了,还要折腾么。”然后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示意我坐过去。

春桃姑姑捧上一碗冰花莲子雪耳羹,道:“太后知道娘娘不喜酸也不喜腻的,特地吩咐奴婢给娘娘留了碗冰花莲子雪耳羹,清甜而不腻。”

我感激地笑道:“臣妾谢过太后。”目光所及,案上还有一只空碗,里面残留一点酸梅汤。

春桃姑姑也注意到了,立刻过来请罪,“奴婢该死,嘉妃娘娘才走,一时忘了收拾。”说罢便把空碗收拾去了。

我取笑道:“嘉妃这么爱喝酸梅汤,酸男辣女,看样子太后又将添一名男孙了。

太后似笑非笑了应了声,忽然问道:“册封六宫的事怎么样了?”

我闻言敛起了笑容,恭谨地回话道:“臣妾大概拟了名册,嘉妃出身贵戚,诞下四阿哥,现在又怀有皇嗣;愉妃出身虽然不甚好,但于宫中资历深,又育有五阿哥,这两位的地位自该与旁人不同,臣妾想该给贵妃之位。”

太后略略沉吟,道:“也对,愉妃出身虽然不好,但她始终是永琪的生母,生母位份低下会连累皇子一生的。”

我偷偷地瞄了太后几眼,当年她也是因为出身不好,不能亲自抚养弘历,现在大概没有人比她更明白个中苦涩的滋味。

“只是嘉妃到底年轻气盛了些,现在就册封为贵妃会否早了点?”太后凝神片刻说道。

我淡淡而笑,“嘉妃不过是年轻娇纵些,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的。倘若只册封愉妃为贵妃,恐怕她心里会有不快,对腹中的孩子不好。而且过些日子她生下皇子的,这位份皇上还是会给的。”

太后叹了口气,“倘若她真成两位皇子的生母也是不可待薄的。”

花本洁来还洁去(2)

看太后没有反对的意思,我才继续说下去, “舒嫔甚得皇上喜欢,皇上也吩咐过给她贵嫔之位……”

“蓉嫔呢?她是你的亲妹,你不打算晋封她么?”太后捧起了茶盅,轻轻吹了几口,丝丝热气冒起又散去。

“蓉嫔进宫以来并不受宠,此前按年资晋到嫔位已是皇上的恩恤,臣妾怎么敢为她再求什么,要怪就怪她没有这样的福分。”想起蓉嫔与弘瞻的事,心头是一阵焦躁难受,若然不是这样,怎么我也会为她争个贵嫔的名位,可惜她不知自爱了。

“难得你举贤不唯亲了。”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盅,目光落到远处。

“太后和圣上相信臣妾才交此重任,臣妾只是尽力办好。”我恭声说道。

“只是这册封礼怕要推迟了。”太后转头看着我。

“啊?”我惊讶地叫了出声,对上太后的目光才知道失态,立刻垂首恭听。

“蒙古宗亲那边要把女儿送进宫来了,闻说只得十三岁,但已经是个美人。”太后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却在我心里掀起了无尽的波澜。

其实这本来也不该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满蒙一家,因为孝庄皇太后的影响,顺治一朝两后一妃都出自蒙古的科尔沁,一个博尔济吉特氏不知独占了多少风光。但随着孝庄的离世,及至雍正一朝,皇上渐渐偏爱那些纤细柔弱的汉人女子,蒙古的势力几乎退出了后宫,弘历即位以来,蒙古亲贵也多次提出要把女儿送进宫来,都被弘历拒绝,何以这次会答应下来呢?只是因为是个美人吗?

看我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