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杜若蘅便时常打赏这里管禅房的一个小沙弥——便是宋辛夷着人买通的那个了,以便收买人心,防患于未然。

杜若蘅漂亮和气,又大方,小沙弥对她忠心不已。这日中午一见杜若蘅出门要去见秦顾游,便凑上来将宋辛夷买通之事一五一十说了。

杜若蘅吓了一大跳,身形晃了晃,差点没摔倒。

他们在内院,没听见前门那头宋辛夷一行人已经到了。下车的下车,喂马的喂马,收拾的收拾。

小丫鬟玉青赶紧扶住杜若蘅:“小姐,幸好知道得早,咱们赶紧回去老太太那里罢。”

杜若蘅面白如纸,看来外边已经有人知道自己和秦顾游的事情了,如何得知的?到底多少人知道了?接下来怎么办?

问题像波浪般打上来,半晌她才唤了小沙弥近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小沙弥便飞也似的跑了。

宋辛夷找了个借口,拉着沈江蓠,还有其他几个小姐,带了丫鬟仆妇从大殿了走了出来。刚走没多久,果然看见一个小沙弥按照约定站在禅房入口处。

她叫丫鬟上前,打了个问询,请小师傅找一件禅房,大家坐下歇息一番。

一行人浩浩荡荡随着小沙弥走去。

不多久,小沙弥停在院子右手边靠墙的禅房门口,一手推开门,便回身,双手合十,鞠了一躬:“施主请。”

他话音刚落,已有眼尖的顺着逐渐拉开的房门看见里面有两个人,竟是一男一女。

也不知是谁首先“啊……”叫了一声,登时场面就混乱了。

秦顾游吓了一大跳,不提防居然有人闯了进来,他下意识想挡住杜若蘅,哪里挡得住。

都是些未出闺阁的小姐,见到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赶紧拿扇子捂了脸。

沈江蓠担心众人没看清楚,就在人群里吼了一嗓子:“秦顾游!杜若蘅!”

众人都呆了,虽然有几个不知道杜若蘅是谁,但是大家都知道秦顾游是临安伯的二公子。不少人从扇子后面又露出一只眼睛滴溜溜地打量。

宋辛夷真想上前扇这两个狗男女一记大耳光,但是顾及自己身份,喝道:“还不快请二婶婶过来!”

众位小姐都知道秦顾游与宋辛夷是定了亲的,也顾不上害羞了,聚拢在宋辛夷身边,有的轻声安慰,有的直接冲着秦顾游就说了几句:“不要脸,人面兽心。”

秦顾游整张脸都涨红了,慌乱不已,想逃走,可是门又被堵住了。那边杜若蘅已经哭开了。

仆妇们一见这没羞没臊的场面——她们可不比小姐,立马就乐了,互相挤眉弄眼,心里已经编排了无数笑话,只等回去就要广泛传播。她们默默乐了半晌,才想起来这场面哪能让小姐们一直这样瞧下去,于是纷纷上前解劝。

秦顾游乘隙就要跑,还不忘杜若蘅,回头正要叫她快跑。

不想杜若蘅满脸是泪,一狠心,朝身旁的大立柜撞了上去,只听“咚”的一声,身子便软软倒了下去。

小沙弥的话初时确实吓到了她,但是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个机会?她可不能一直被秦顾游这样藏着掖着,若他一直不敢禀明父母,难道两人就算了不成?况且这样一闹,估计宋辛夷也不肯再嫁秦顾游了,即便自己和秦顾游的名声都毁了,但是舆论压力下,届时他不得不娶自己。

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杜若蘅这一寻死,整个后院禅房就煮沸了的汤锅,闹开了花。

秦顾游见杜若蘅晕倒,生死不知,也顾不上逃了,折回来赶紧看她怎样。

一时,杜老太太、宋二夫人都到了。

杜老太太一见自己孙女额头上满是血,旁边还有个男人,哭着冲上前去。

宋二夫人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只是叫仆妇丫鬟们赶紧带小姐们去大殿,见这边都闹出了人命,也不好假装没看见,留下两个仆妇帮着料理。她带着小姐们赶紧回城了。

主持听说之后拿着伤药赶过来了。上了药,杜老太太还是一直哭,可也不能赖在人家寺庙里不走。三个仆妇相帮着才把已经晕厥的杜若蘅送回了杜府。

当天一钩新月升起之前,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的上层圈子。

初始版本是这样的,临安伯二公子秦顾游好不知羞耻,与宋府长房二姑娘定亲之后,还与别的姑娘在寺庙私会,居然被宋二姑娘当场撞见。

何止哪,好多家小姐都看见了。

私会的是……

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