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望向了三司使张大人。

三司使,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财政部长。一国财权都在他手中,如今陛下要将税收砍半,张大人此时不为同僚出头还待几时?

可惜张大人年届七十,早就想回家带孙子了。朝堂里这明争暗斗实在不符合他只想和稀泥的性子。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转开脸,不去兜揽下属们面上热切期盼实则让他出头摸老虎屁股的眼神。

三人见顶头上司没反应,又交换了一轮眼神。也交换不出一个结果来,于是都不说话。这要是轻易答应了,回头得被同僚戳着脊骨骂。不是只有本部官员骂,国库收入事关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官员的钱包,到时候可是得罪了整个公务员系统。

但是毕竟是陛下亲自下的令,也不能当面说不好。一个个顾左右而言他。

眼见不好收场,萧栖迟索性自己说:“你们下去参照这几年的税收拟定一个方案,朕再定夺。”

刚出了崇文殿,所有人几乎都苦着脸叹了一口气,一些不死心的立刻围着张大人,七嘴八舌说了起来:“大人,您一定得劝劝陛下……”

“大人,这万万不可行的……”

朱大人在一旁默默打起了算盘。

——————

据说张大人家的门槛都差点被踏平。

萧栖迟便收到了一封辞职信。张大人撂挑子不干了。

朱大人听闻此消息,拍了大把大腿,直叹机会来了。除了他,三司省的另两位副使大人也都想闻到了血腥味的秃鹫,蓄势待发。

减税一事像是突然被人忘记了一般,御史们突然跳出来攻击了三司省的三位副使大人。人人都有一本黑材料被悄悄送到了萧栖迟手里。

度支副使率先发难,当堂启奏称降低工商税赋有违先贤圣言,商贾之业坐地起价,投机倒把,实应课以重税以利天下。结果群臣为之叫好,人人欢欣鼓舞。

朝堂上甚至出现了拥度支副使为新三司使的呼声。

结果一本更厚的黑材料不仅被送到了萧栖迟手里,还得以昭告天下。陶谨就领着大理寺的同僚亲自上门慰问了度支副使大人。

三司省走了一个,倒下一个。暗流几乎冲到了台面上。朱大人和户部副使一时都安静了许多。

——————

小皇子一连多日没曾好好见过他的母后。不过他还小,将来也不会记得现在发生的事情。

沈江蓠这几日去南苑格外勤快。

南苑自从向百姓开放之后,亦经历过一段冷清时期。后来因为皇家园林的噱头,又有花样繁多的铺子,来的人便渐渐多了。

这些几十间铺子除了沈江蓠的那几间外,其余都租给了宫里的宫人们打理经营。不出两日,经营店铺的宫人们得知了朝堂正在讨论减免税收一事。

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京城的商贩们亦都听闻此事。生意做得大的商家们简直是拍手称快。但是他们没有政治地位,再拥护也无法上达天听。

市井里渐渐传唱起了歌谣,都是赞这减税之策。

若水斋里也开始有文人士子热烈讨论此事。还出了好几篇辞章优美有理有据的文章。文章后的人命也随之浮现。

舆论从星火烧成了燎原之势。

夜里,帝后二人举杯对饮。

“阿蓠之策,果然神妙。”

沈江蓠浅浅一笑:“不过是些市井传言而已。陛下才是占尽先机,原来早已安排文人士子牵制朝臣言论。”

第二日,大殿议事,萧栖迟当众表扬《论税赋》一文。

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了。

——————

朱大人在家中宴请了朝中交好的官员。连丞相尹大人亦赏脸到场。

只是这场宴席相当简单。菜肴恰刚吃饱,谈不上丰盛。亦无丝竹歌舞取乐。话里话外,朱大人的意思是如今连宫中都奉行节俭,我们身为臣子更当上行下效。降低税赋是为长久计。

尹丞相并未表示赞同。

朱大人便接着说:“国库收入虽会一时减少,但是国中并无大型工事,支出不多。朱某自有办法维护同僚利益。”他还列了几个数据。

尹丞相这才点了点头。在场其他人也略微放了放心。

有人添了一句:“但朱大人若坐不上三司使的位置,怕不好行事罢?”

朱大人望着尹丞相连连推辞:“鄙人年资尚浅,不敢做此想,只是一心为陛下尽忠,为同僚排忧罢了。”

尹丞相望着他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