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暑月也不用冰,新鲜瓜果都只拿井水侵了,微凉而已。老人家正吃桃,见儿子来了,就叫丫鬟赶紧去端了冰镇的酸梅汤来祛暑。

沈由仪在老太太身旁坐下,说起儿女们的事情:“前些日子,礼部尚书周大人曾私下向我打听过家中女孩儿情况,我猜他有意于江蓠。可是这几日,为着道士做法的事情,倒惹得外边好些人说江蓠的是非。周大人便也没提起,昨日,却向我问起了江芷的情况。”

老太太冷哼一声:“我沈府的闺女岂是这样叫他挑挑拣拣的?”

“儿子也是这样想,当下就回绝了。”

老太太叹了一声:“都是我把篱丫头给耽误了。”

“老太太千万不可这样想,这样轻信流言蜚语的人家,就是肯娶江蓠,我还不愿意嫁女儿。”

老太太笑了一下,郑重说道:“我活了这些年,什么没见过?哪有世家大族能一直显赫的?我看篱丫头是个有主意的,若是嫁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哪怕家里贫寒些也不怕。”

“说句私心的话。家里两个嫡女,篱丫头、芷丫头。芷丫头的模样出挑,是王公贵族钟意的人选。篱丫头性子刚强,有主意,嫁一个正经清流出身的才俊,两人也能一步一步往上走好。两个女儿,一个加深了上层贵族圈的联系;一个获得了实权派的支持。这样,无论如何,沈家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我起初也是这样想,但是真能一步步走上权臣之路,定非凡人。我就担心江蓠压不住,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放心,篱丫头,不是个简单的。只是,这条路难走,要苦了她了。”

沈由仪也明白。沈江芷嫁去侯门公府,多年习惯的生活方式依然不便。而沈江蓠娇养多年,骤然嫁去贫寒人家,日子艰难许是自己都难以想象。况且这是豪赌,成了,将来或许是一品诰命,不成,终生碌碌。可是,既然姓了沈,为了沈家,就必须去自己合适的地方。

“秋闱在即,我会在进士科中留意的……”

“珍珠姐姐,你从哪儿来?”

门外赫然传来沈江蓠的声音。沈由仪与老太太赶紧停了话头。

只见沈江蓠笑意盈盈地走进来:“咦,老爷也在这里?”

老太太、沈由仪都见她神色如常,应该什么都没有听到。

萧栖迟知道了乞巧的风俗,高兴得很,白日里就在沈府附近逛来逛去。一直等到马车出来,他料定是小姐们的车,便悄悄跟了上去。

一直行到护城河边,沈江蓠四姊妹才从马车里出来。一人手里拿着一盏花灯,迤逦行至河边。

只见河边已经聚集了许多年轻女子,看发髻,皆是未出嫁的女孩儿。靓妆丽服,言笑晏晏。

河边一排酒楼,坐了不少年轻公子,正看着下边指指点点。时而窃笑,时而高声吟诵。

下边的女孩儿听见有人吟诗,一齐抬头往上看去,看见鲜衣昂扬的少年公子,不少人心里咯噔一跳,就红了脸。

日头刚刚沉下去,一片余晖落在半江水面。要等月上枝头,放花灯才正式开始。

沈江蓠姊妹到了不久,就看见宋家姊妹陆续到了,其他家的姊妹们有早到的,也有晚到的。大家便各自去找交好的小姐妹,去说私房话了。

眼见黑夜如夜鸦的羽翼,覆盖了整片天空。河两旁千盏万盏灯笼一时亮起,灯火之下,少年女子脸庞柔腻如在烟雾之中。

萧栖迟一瞬间就觉得自己心都软了。他望着不远处的沈江蓠,突然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

他在河堤边坐下,看着沈江蓠将花灯放入水中,又合掌虔心许了愿。

沈江蓠刚刚站起,看着花灯越飘越远,河中星星点点,不知几多。只觉眼前画面真是好看。

她真想转头去找宋辛夷,不想突然一个人影从河堤一跃而下,端端正正落在眼前。

萧栖迟。

两人四目相接,背后是一河的星点之光。周围人声喧哗却恍若无闻。

明知是做戏,可是气氛太融洽,连演的人都有些真假难辨起来。

“好巧,沈小姐。居然于这万千人之中,你我恰好遇见。”

沈江蓠脸上一热,所幸天色暗,看不真切。她刚刚真有一点晃神,一身白衣的萧栖迟不知为何让周围一切为之一暗。

“不知小姐许了何愿?”

“这岂是能随便说的?”

两人仿若熟识已久的人般说了几句闲话,都觉得舒心畅意,甚是放松。

不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