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话的瞬间,她忽然醒悟,也许是佟磊。

嫖娼事件暴光后,佟磊迅速地离开了H市。这个无意中犯下重大错误的年轻人,留在H市只会让佟定钦继续蒙羞。佟磊与佟定钦的关系向来淡薄,特别是佟定钦与吴英离婚后,佟磊几乎不愿意记得自己有个市长父亲。在扫黄现场被逮到时,他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可能给父亲带来的深远影响。而事实上,正是这桩引爆全市的新闻成为佟定钦政途的转折点,让佟定钦原本还看得到曙光的政治道路戛然而止。

事发第二天,有关市长儿子嫖娼的消息在H市传播得铺天盖地,佟磊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父子俩狠狠地吵了一架,之后佟磊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佟定钦已经入睡了,卧室里传来令人讨厌的打鼾声。李艳屏想了想,打了个电话给许文哲。许文哲现在已经是《H市观察报道》的名记了。当年那些孩子气的争吵早已烟消云散。由于工作的关系,李艳屏一度跟许文哲联系很紧密。现在,她凭着随时间积攒而来的友谊,再次厚着脸皮向许文哲求助。

〃文哲,老佟去年特别指示重点建设的科技馆,下个月五号正式开馆了。你们能不能做个后续报道,替老佟说说好话?〃

许文哲的声音听上去遥远而冷漠,〃大家对佟磊的事件还记忆犹新,这个时候替佟市长大肆宣传,不是引得人们再次议论吗。〃

他说着压低了声音,〃我看社里的风声,是想重点揭露负面新闻。早就想爆几个深度专题了,现在做正合适。〃

〃两会就要开了,你们这么做,不怕市委、市政府翻脸?〃

〃艳屏,你也清楚,今年两会就是为换届召开的。这一次,领导班子肯定从上到下大换血。现在揭伤疤,正好为即将组建的领导班子搭高台。〃

李艳屏的心在安静中下沉,这些情况不必许文哲明说,她全部都清楚。她打电话给许文哲,不过是像个溺水的人,随处捞救命稻草而已。许文哲的话让她明白,整个H市的新闻媒体已经有了清晰的舆论导向。这一次佟定钦的确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电话两端都沉默了。过了好久,许文哲说:〃还记得叶老师?他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了,读不起书,你能不能帮帮忙?〃

〃行,没问题,我让人打电话给E县教育局。〃李艳屏叹了口气,答应下来。

李艳屏想赶在佟定钦失势以前,为家人,为F镇多办点好事。她是从小乡村一步步奋斗出来的,她特别清楚无权无势、老实本份的普通老百姓活着有多难。人活在社会中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当年佟卫国能拉她那一把,今天她也可以拉别人一把。更何况,叶老师曾经那么热心地给予她指导。

叶老师是H市大学中文系的大学生,毕业后到了F镇中学教语文。

对于被分配至偏僻的乡镇这件事,叶老师一直耿耿于怀。大学时,他是系里有名的才子。毕业后,大部分本地的同学都凭关系留在了E县,而公认为满腹才华的他却找不到接受单位。最后,由教育局统一调配分到了F镇。他是全班同学中唯一被分配到镇一级中学的。

市长夫人 第三章(一)(2)

叶老师的不幸成为了李燕萍的幸运。正是在叶老师的教导下,她于学习之余看了不少好书,在那偏远的小乡镇里学会多思、沉思,不满足于眼前的世界。叶老师特别提醒李燕萍,身为女孩,在乡下重男轻女的环境中,一定要让自己特别优秀,优秀得让全镇的人瞩目。优秀得能获得家里的支持,读高中,考大学,走出F镇。否则,永远都是农民的女儿,永远都逃不出生活在F镇的命运。

叶老师虽然是踉踉跄跄步入了社会的,可在工作之初,还是保持着一介书生对社会的热忱。他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仅教书育人,还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一阵子,他极力推荐自己的学生读《论语》、《孟子》,无奈他的学生们,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大都不肯花时间,也没有悟性去读那些艰深奥涩的古文。只有李燕萍,她像是得到了上天特别的眷顾,不仅能明白他,还能明白他推荐的那些书。叶老师积攒了一肚子的读书心得,常常满腔热情地拉着李燕萍分享。比如有一次,他向李燕萍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对于统治者看来,《论语》不但是有关为人处世的经典智慧,而且是比法律还有要用的教条。因为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德”,以忠孝仁义来束缚人的行为,要求每一个人都有道德,不好意思作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