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好在水生带了很多松明进来,要不然火把早就熄灭了。就在水生侧身点燃一把松明的时候,苗君儒眼角的余光感觉到右侧的洞壁上似乎有一些文字,忙起身走到洞壁前。落款倒还清晰,是木玉山人,只是没有年代。苗君儒紧靠在洞壁上,仔细分辨着洞壁上那有些模糊的字迹,一看之下,他大为震惊。

“龙已识真无可疑,尚有疑穴费心思。大抵真龙临落穴……识得龙真穴始真,真形定是有真案……山川灵气降为神,神随主者家生人。此山此穴认为主,即随香火降人身……”

这是他怀中那本《疑龙经》下篇的经文,只可惜这个木玉山人并未全部记下来,只选了几句,显得无头无尾,令人无法揣摩。最后的几句话是加上去的:尔等欲寻龙,必寻阴阳柱,若无真龙珠,到头一场空。

这里就是孽龙洞,再往下一层就可到龙池,怎么又冒出个阴阳柱来?这阴阳柱,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这些字的最后,有几个模样奇怪的文字,每一划都如鸟的爪迹,犹如鸟篆,但是看不懂意思。

上川寿明也走过来,看了一会说道:“苗教授,看来我们都太急了。你们中国古人的智慧,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阴阳柱,我可听说过!”

苗君儒“哦”了一声,想不到上川寿明知道得还真不少。

上川寿明说道:“离此四十里有一个村子叫黄村,村子里有一个祠堂……”

程顺生不待上川寿明把话说完,惊道:“你说的是百柱宗祠?”

苗君儒问道:“什么是百柱宗祠?”

程顺生说道:“这百柱宗祠其实叫经义堂,是康熙年间一个叫黄公望的风水先生修建的。据说这祠堂里有一百根柱子,其中一根是隐形的,怎么数都数不出来。小时候我也去数过,总是数到九十八或者九十九,就是没有一百。听村里的老人说,要是点齐一百支香,每根柱子插一支,恰好可以插完。所以,大家都说祠堂里有鬼。”

苗君儒问道:“那根隐形柱也叫阴阳柱,对不对?”

程顺生说道:“是有这个说法。我们本地人知道得都不多,这个日本人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他知道“九一八事变”之前,有几万名精通汉语的日本特务,深入到中国的每个县城和乡镇,就不足为奇了。那些日本特务的任务,除了绘制地形图、打探情报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与当地名胜有关的奇闻逸事和传说。只要上级情报机关需要,不要说黄村的百柱宗祠的故事,就是婺源县长在哪里过的夜,也都一清二楚。

苗君儒说道:“有什么奇怪的,我不是说过,他们在当地还有人吗?”

上川寿明说道:“苗教授,要不要陪我一起去百柱宗祠?”

苗君儒说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上川寿明笑道:“别忘了你儿子还在我们的手里,如果你想见到他的话,就好好跟我们合作!”

苗君儒说道:“看来我不答应都不行了!”

上川寿明举着火把向外面走去,程顺生在后面举枪瞄准,被苗君儒按住:“程队长,别冲动,现在还没到你动手的时候。”

几个人来到洞口,见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天空又飘起了小雪。那几个日本忍者还站在洞口,倒也尽忠职守。

春雪易化,地上的积雪已经化去,连血迹都不见了。而那两具尸体,也不知道被搬去了哪里。

程顺生打过那么多次仗,从来不会让手下的人暴尸荒野,他问那个叫矶谷的日本人:“我的同志呢?”

苗君儒用日语接着问了一遍。

矶谷回答道:“刚才有人上来,把他们抬走了!”

上川寿明说道:“苗教授,我们都累了一天,最好休息一下。子夜时分,我们在百柱宗祠见面,好不好?”

苗君儒说道:“上川先生肯放我们走?不怕我们带人来对付你们?”

上川寿明说道:“我相信你,更相信我自己!你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苗君儒也不客气,要程顺生他们三个人先走,他殿后。刚走了几步,听到背后传来沉重的走路声,扭头一看,见从洞内又出来一个人,准确说,应该不是人,而是一具尸体。他一眼就认出,正是他在陕西蓝田县见过的那具腐尸。难怪进洞和出洞,都闻到一股腐尸的臭味。他在蓝田县与这具腐尸相斗的时候,也许上川寿明就站在离他不远的树林里。

矶谷正低声与上川寿明说着话,山上的风大,苗君儒就是想听也听不清,但是从他们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