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在京城三品的官多如牛毛,但是也不至于消息闭塞到不知道他他拉怒达海昨天进城时的“壮举”啊。但是昨天又不是休沐日,福伦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空去看大军进城的。虽然福伦的太仆寺属于兵部管辖,但是也轮不到他去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军啊,福伦和同僚关系又不好,再说这事也不好说不是,所以福伦是直接没听到怒达海进城干的那点事。

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宫里陪着五阿哥呢,你说福尔康一御前侍卫,当值的时候不去站岗,跑到后宫里去和五阿哥不务正业,曾经就因为这个被乾隆打过一顿板子吧,结果还不记事,仍然干出这么不着调的事来,不得不说,福家就没个正常人。侍卫处的人到是知道怒达海这事,但人家福尔康瞧不起这些人啊,觉得他们能进宫当侍卫,凭得都是自己的家世,根本没什么本事,自己这个文武双全的人为什么要和他们交好?他又瞧不起人家,又不在当值的地方,人家说的时候他没听到,也不会有人会专门去告诉他,所以尔康也不知道。

那福尔泰就一伴读,在宫里他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令妃,昨天令妃忙得脚不沾地,肯定不会专门派人来告诉他的,而五阿哥虽说对小燕子有些好感,但也没到天天去看小燕子的地步啊,所以也没有消息来源,那就更是不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爱传八卦的夫人路线才是消息的最大来源,可福伦家一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人家,谁能瞧得起,再加上福伦夫人还因为表姐是宫里的宠妃,平时总是趾高气扬的,更是没人愿意和她结交了。以前的时候京里还有个硕王福晋,她们两个人还能互相走动一下,现在吗?雪如被杀了,福伦夫人就成了京城官员夫人中的另类了,除了时不时的进宫和令妃娘娘说说话外,跟本就不会参加上层妇人的社交圈子。

这倒不是她不想参加,是别人办的时候,不给她发请柬,她也不能忝着个脸自己去凑上门吧?没人请她,她也可以自己办啊,她发出去的请贴,都被人找借口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这么干了几次了,她也就不再出这个丑了,所以,她也没有消息来源。

他他拉怒达海看着别人都一圈圈的围在一起聊着天,正在愁没人来和自己聊天呢,看着福伦凑上来了,也不管这个人是平时自己也瞧不起的这有本事拉着令妃的衣带子往上爬的了,很是高兴的和福伦聊了起来。

怒达海和福伦聊着天呢,突然想起来,听自己夫人说,现在管着后宫的是令妃娘娘,这个福伦好像是和令妃娘娘有些亲戚吧?想着这个,怒达海也对福伦热情起来了,福伦也是想着拉拢怒达海为令妃所用,所以,也是狠狠的为怒达海扣了不少高帽子。就这么着,两个臭味相投的人,竟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这两个人正聊的高兴呢,传来三声净鞭的响声,站在朝清门前的大臣立马都安静了下来,找到自己的位子站好,然后就听到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皇上驾到。”

众臣听到这话后,全都跪到地上,等皇上坐在御坐上后,开始山呼万岁。等皇上叫上叫起后,乾隆对着站在一旁的高勿庸一挥手道:“宣旨。”

高勿庸上前一步,把乾隆早就写好的圣旨宣了出来。第一道是封赏荆州平叛的有功之臣的,本来乾隆觉得他他拉怒达海虽然没有体会出自己的意思,但不失为一个好的将军,还准备提一提呢,结果昨天让他一闹,觉得他这么个不着调的人就这个位子都不一定能做好,但是他又立下了功,不能不赏。那好吧,赏钱吧,金银绸缎赏了不少,然后把怒达海的官职没动,给加了一个兵部侍郎衔,品级是升了,可只是个虚职,实职还只是那个威武大将军。其他的跟着怒达海去荆州平叛的人也都是加官进爵。

等怒达海领旨谢恩后,又宣了第二道圣旨,对端王府的处理。说什么端王激起民乱,实为有罪,但死战不退,为国捐躯,又立有大功,扔为亲王,以亲王礼下葬,其嫡子克善封为端亲王世子,待成年后继承端亲王爵位。其庶女本应封多罗格格,加封为和硕格格,以示褒奖。

等这些事都处理完了,高勿庸对着下面喊了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话一出来,怒达海直接出列道:“奴才有本启奏。”

乾隆看一眼怒达海,心道难道是对封赏不满,想要要赏,他再也想不到,那个怒达海昨天被自己骂了一顿后,竟然还想着要把新月格格接回家住,要是他能想到这个,绝对不会让怒达海奏上来了。

给高勿庸使了个眼色,高勿庸说道:“奏来。”

怒达海一听,皇上允许他上奏,马上跪到地下说道:“端王世子和格格父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