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天真,会在花中、雪中让我们一直在欢呼着。

其实如果我们仅仅做孔子,做儒家会每天都恭宽信敏惠,努力工作,穿着套装,但是累到最后自己会变成要去看医生的喜剧演员,所以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做儒家,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做道家,去看天地大美。

佛学有句话叫:“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说我们的一颗心是否有分别心,在乎与不在乎的区别。如果在乎,心似千江水,天上只有一轮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印月,处处都有一个月亮,心一旦想开了,心似万里晴天。

乘物以游心尽量去潇洒

道家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乘物以游心”。“乘”,就像我们乘车一样,比如大家在东京要去一个地方办事,你可能要搭一段车,也可能要乘一段地铁,也可能会坐一段公交车,这些都是你的工具。“乘”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搭乘各式各样的东西,“物”就是你要搭乘的那个工具,就好像我们的一生,有的人是做生意的,有的人是做政治的,有的人是做学术的,每个人做什么行业都不重要,他就好比你是搭乘出租车还是乘坐地铁一样,它都是一种搭乘的工具,所有的这些搭乘,一生我们做过所有的事情,最终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游心,让我们的一颗心灵,在天空上飞翔起来,让我们能够快乐,能够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激|情,能够让我们永远有梦想,这就是“游”字。

所以我想中国的道家是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自然生活中能够看见天地万物的美好,去感知四季的风花雪月,让我们觉得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你的工资上,在你的房子上,在别人的肯定上,你还有自己生命独立的价值,内心永远保持着自己。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你刚刚讲的儒家是要进入社会,要对他人好,而道家是在天地自然中让自己心灵自由,这个中间不是矛盾的吗?”

其实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只有一个角色,简单的说,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就做儒家,去努力做事,在自己的个人生活里,就做道家,去尽量潇洒,比如我们穿职业装的时候,就去做儒家,我们穿休闲装的时候就去做道家。

人每天、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会换不同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换不同的心情,吸收不同的养分,让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就丰富了。

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我们可以读很多书,可以上网看我们想了解的信息,还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和朋友谈心,但是,我们经历的这些信息,就跟我们所读的书一样,有哪些部分真正以生命的名义进入我们的血脉,经过血脉的流通,成为我们自己实用的思想,成为我们烦恼的救赎。

《菜根谭》中有一句说得很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说竹林一阵清风吹过,风从竹子中间很疏朗地穿过去了,大雁在寒潭上飞过时,留下了影子。说到“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什么呢?就是说任何一个使命摆在你面前,需要你认真地去完成,但是,事情还是事情,终究会过去,不要老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佛家有个故事:有个小和尚和他的师父出行,他们在一个河边看见一个姑娘想过河,但却不敢下水,急得没有办法。老和尚问她是想过河吗?我背你过去。于是老和尚就背起姑娘,将她背过河去。老和尚是位高僧,世人都对他敬仰有加。小和尚瞠目结舌地看着师父的行为,怎么也不明白出家人不近女色,师父怎么能背着个女人过河呢?一路上小和尚在心里嘀咕,走了20里路,心里还是想不明白。师父对他说,我把女人背过去,马上就放下了,可是你比我多背了她20里地,到现在你还放不下。

“乘物以游心”我们要找到天地人这三者的坐标,属于我们自己的坐标,我们今天的世界,物质极度繁荣,很多物质强加在我们身上,强加在我们本来美好安静的心灵,但是我们无法放下它,我们少了很多本该有的主观能力,更少了很多做人处事的自信和豪迈。

从古人的身上,我们通过阅读,通过学习和体会,把人世间的万物穿越,穿越一次,就把心很好的“游”一次。

三锅滚开水的哲学

既要做自己,又要立于社会,这样的观点在儒家和道家中其实有完全相同的表达,儒家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人要活到最高境界叫做:“从心所欲”,跟从自己心灵的欲望,心灵指引的方向,但是不超越社会的规矩法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