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 (第2/4页)

源也就是顺嘴一提,完成对哥舒翰和李光弼的承诺即可。站在王源的立场上来说,哥舒翰和李光弼的降职其实对自己是有利的,只是王源不愿显得自己有些乘人之危之感,因为王源料定这一次自己和高仙芝兼任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的任命会正式的成为事实。这么做也是让哥舒翰和李光弼不至于心有芥蒂。

“陛下明察秋毫,是臣没有体谅陛下的心思。臣不再提此事了。”

“这才对嘛,谁有功,谁有过,朕心里清清楚楚。朕可不会办糊涂事。朕还没老糊涂呢。”玄宗呵呵笑道。

“陛下烛照圣明,乃千古第一明君,臣佩服的五体投地。”杨国忠沉声道。

王源和高仙芝几欲作呕,这种拍马屁的话杨国忠一本正经的说出来,脸上面不改色,足见此人已经歌功颂德成了习惯了。

“罢了,朕也没你说的那么圣明。朕不要圣明千古一帝的虚名。朕只要我大唐强盛繁荣,江山基业千万年永续传承下去,便心满意足了。”玄宗摆手道。

“那是一定的。我大唐基业必将万古长青。”杨国忠微笑道。

玄宗呵呵而笑,对王源和高仙芝道:“今日只是朕的单独召见,一会儿朕赐宴于你二人,你们吃了宴席再出宫。明日上午,朕在南熏殿召集群臣,为你二人当众宣旨嘉奖。你们都是为朕戍守边镇的勇士,当年刘邦慨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朕却不用做这样的慨叹了。朕比那刘邦可幸运多了。”

王源和高仙芝连称不敢,跪拜谢恩。玄宗显然是被刚才王源的话坏了心情,起身摆手道:“朕先去歇一会,一会儿宴席摆上,咱们一起喝几杯,庆贺你二人凯旋归朝。国忠啊,你替朕陪陪两位节度使吧。”

杨国忠躬身称是,玄宗负手,缓步离开。

第六六七章 重逢

玄宗走后,杨国忠将王源拉到一旁,皱眉低声埋怨道:“老弟啊,你可不要你为朝廷立了功劳,便可以随意指谪陛下。上次你们四个联袂写来的奏折上便已经出言不逊了。陛下特意叫我进宫来,将你们的奏折给我看,还说了一句‘看来朕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议和提议了,三人成虎,四人一起上奏,这是逼着朕同意呢。’。我本想提醒你这一点,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你便又旧事重提了。”

王源笑道:“左相不必担心,陛下岂会跟我一般见识。再说我说的也是实情。那两位丢了节度使的职位,还不许他们上京接受召见,岂非教人心寒?”

杨国忠板脸斥道:“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心寒?败军之将还想朝廷给他供着不成?再说了,你是不是傻?他们若非兵败,陇右节度使帽子岂能落到你的头上?你可不要犯傻,这种机会千载难寻。你和高仙芝战胜了吐蕃,签订了协议,河西道和陇右道节度使非你二人莫属。在这件事上,即便右相和其他朝臣想生事端也毫无办法。他们没法生出事端来,你自己倒是横鼻子瞪眼的,你对得起陛下对你的厚爱么?”

王源咂嘴道:“罢了罢了,一会儿赐宴的时候我跟陛下道个歉便是,你也不用这么慌张。该我的便是我的,陛下岂会因为这等事便改变了主意。”

杨国忠哼了一声道:“这才像话。话说这一次你确实干漂亮。三路大军只有你剑南军损失最小,战功最大。这事儿说起来我也长脸的很。这几日我在朝中说话腰杆子也硬的很,谁不知你是我杨国忠举荐的人才。”

王源笑道:“多谢左相栽培,否则我哪有今日。左相开心是最重要的。你开心就好。”

杨国忠哈哈大笑道:“越来越会说话了。宫里头说话不太方便,一会儿赐宴之后,咱们去八妹府上长谈。我可是有好多的话要跟你说的。”

王源点头道:“好,赐宴之后咱们再详谈便是。”

杨国忠看了看站在勤政楼旁的围栏边负手看着夕阳的的高仙芝,低声对王源道:“这位高仙芝听说你和他结拜了义兄弟?”

王源微笑道:“是。”

杨国忠点头道:“此人听说有些傲气,这几年着实得罪了一些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安西镇这么多年都没有机会调回来,就是因为他的傲气。我曾经试着和他结交过,但这个人很不给面子。没想到你和他居然投缘,也是异数。如今他也手握河西和安西两道节度,此次回京必将有人趋之若鹜。我希望你能抓住他,不要让某些人趁机钻了空子。”

王源微笑道:“你左相都搞不定他,我又能对他如何?我和他只是惺惺相惜相互欣赏,可没想过要对他如何。这事儿我恐怕帮不了左相了。”

杨国忠愣了愣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