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部分 (第2/4页)

一点点交情的话,便请不要阻拦我。”

李光弼叹息一声,沉声喝道:“来人,拿下郭子仪。”

郭子仪愕然一怔,叫道:“什么?”

“拿下郭子仪!”李光弼大声喝令,十几名呆若木鸡的唐军卫士如梦初醒,忙冲上前来,要拿郭子仪。

郭子仪手扶腰间剑柄沉声喝道:“谁敢!”

李光弼喝道:“郭子仪,你今日若是反抗,便是犯上作乱。我奉寿王殿下的命令,凡是对借兵事宜加以阻挠者,一律缉拿,违抗者视同犯上作乱。”

李瑁在旁也冷声道:“李光弼所言不错,但奉的不是我的命令,而是陛下的圣旨。父皇来时有口谕,凡阻挠借兵事宜的,一律缉拿关押。郭子仪,你今日之行便是阻挠借兵之事,拿下你也是应该的。”

郭子仪呆立良久,忽然长叹一声,伸手抽出腰间长剑掷于地上,伸手对一旁的十几名卫士道:“来吧,绑了我便是。”

十几名卫士上前绑了郭子仪,推了他出门去。郭子仪临去时站在门口道:“寿王殿下,李光弼李大帅,你们会后悔的。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李瑁喝道:“带他走,还在这里胡言乱语,当真气煞我也。”

士兵们推着五花大绑的郭子仪出衙门大堂而去。

第九二零章 破局(续四)

夜色如墨,寂静而深沉。自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之后,天气鲜有放晴之时,这段时间风大云厚天气异常的阴寒。在这种天气下生活的人,心情也颇为压抑。

成都南城王宅二进的书房内,如豆的灯光之下,王源坐在桌案旁捧书而读。当然,王源的目的并非读书,他只是想在书房之中静一静,整理一下纷繁的思绪而已。

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让王源的心情很不开心。然而王源也甚是无奈,毕竟在这件事上百官只有举荐之责,而无决断之权。立太子的决定权还在玄宗手中。想当年李林甫权势熏天,不也在太子的人选上毫无办法么?即便是他无数次公开的表明寿王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故意喊话给玄宗听,玄宗也是充耳不闻。

捧着书坐在书房里想了许久,王源也想通了。今日玄宗所为,这是在竭力守住他最后的防线。在玄宗看来,自己已经是他的皇权的最大威胁,在立太子之事上,是玄宗最后的希望和底线。玄宗当然不容许在他之后的继位者也被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要提出反对意见的。即便今日没有颜真卿等人的那些举动,到最后玄宗也一定会斩钉截铁的回绝的。而现在的拖延只是缓兵之计而已。

王源没想到,自己一直竭力避免成为权臣的角色,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如今自己确实已经是大唐朝廷之中唯一的权臣了。也难怪玄宗对自己多方钳制,自己的地位确实已经影响到了皇族的权威,已经超出了臣子的范围。

然而王源自己也觉得有些冤枉,一路走来,王源所做的只是为了自保,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在追求这些的过程中,自己无形中便成了最高的那棵树,最出头的那只鸟。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也是事情演变到今日地步的原因。这年头有他的规则,自己没能适应这规则,而是改变了他的规则,所以自己便成了那个不受欢迎的角色,成为了玄宗眼中的威胁。

王源之所以觉得冤枉的另一点是,自己其实真的没有想干什么。自己并没有其他的野心,但如今这话说出去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自己除了为了自保之外,也确实只想让大唐变得更好,让这个宇内最强盛的国家一直强盛下去,让这个天朝的黄金年代保持的更久,让百姓们生活的更好。骨子里王源其实是个宁愿安逸享乐也不愿打打杀杀的人,只是现实一步步的将自己逼到了这一步。

如今的情势下,王源没有丝毫的退路。虽然王源无数次的想着如果能抛下这些烦恼,带着妻妾儿女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人生。然而他也明白,这不过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事到如今,他早已回不了头。一旦自己稍有退缩,下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连带着妻儿老小,亲眷朋友会一起遭殃。别看玄宗现在唯唯诺诺一脸的怂样,一旦他腾出手来,会毫不留情的下手。

而且,这么多年来,王源也几乎融入了这个时代,面对着百姓们的悲惨生活,面对着河山破碎胡人铁蹄践踏凌虐着土地和百姓的行为,王源也不能坐视。身居高位,手握重兵,那封沉甸甸的责任感挥之不去。王源无法想象,一旦自己抽身而退,大唐王朝会是什么样子。难道要和史书上所记载的那般,任由这场叛乱持续八年之久,让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