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2/4页)

有的,舒适的,现代化的,物质丰盛的时代,却是以大规模地摧毁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人类真的很聪明,但也真的很愚蠢。一边建造着梦想中的极乐世界,一边也在为自己挖掘着坟墓。

灰色的柏油公路,湛蓝的天空,以及枯黄色玉米田,无尽地向远方延伸。许多公路都是新建的,甚至还泛着沥青的油光。突然就会出现几个巨大的正在冒烟的烟囱,一些工厂般的凌乱建筑物,灰扑扑地堆叠在一起,仿佛千里荒原冒出一片孤城,却不见人的踪迹,有种莫名其妙的超现实的意味。

偶尔,迎面开来一辆孤零零的小汽车,大多为白色或者蓝色。然而每当有红色小汽车的时候,整个画面仿佛倏地活了起来,亮丽了起来。

偶尔,路边也会出现一棵孤零零的树,即便是孤零零的,似乎毫无道理地生在了这荒原之上,却还努力生长,兀自优美。我对所有的树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仿佛与它们心灵相通。它们总是如此沉默不语,却又充满生机与诗意。我也愿意相信,每一棵长在我经过的路边的树都是在佛前祈求五百年之后修来的一段尘缘。

下午15点,张枫他们到达一座农场午饭休憩。私人所有的农场大得离谱。中心建筑是一个镶满落地窗的巨型餐厅,可供上几十人同时用餐。

围绕餐厅的则是一座精心修剪过的花园,喷泉里流水潺潺,植物郁郁葱葱,还开着缤纷的花朵,简直像沙漠里的一片绿洲。餐厅里,花园里全是法国人,美国人,还有大呼小叫的意大利人。

张枫匆匆吃完饭,走出花园,来到了空旷的田野里。张枫一眼看不出这里到底种的是什么作物,反正此时只有望不见尽头的枯草。

一个人站在旷野里,风呼啸而过,又清凉又温暖,一时之间十分惘然,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仿佛宇航员站在了某颗未知的星球上。

然而张枫却非常享受这一刻无边的寂寥。

农场里还复制了一座小型nedbeles民俗村,供游人参观,并出售纪念品。nedbeles这个南非的原著民族是以他们喜欢在居住的房屋上绘制彩色的几何形图案,以及在妇女的脖子上戴上重重金属项圈而闻名的。

传说中这个民族的男性祖先邂逅下凡的仙女,就用沉沉的金属圈套住她们的脖子防止她们飞走,所以这个风俗留传下来。相比之下还是中国的传说比较浪漫,凡间的男性想要留住仙女只是跟她们谈谈恋爱。

仿佛记得东南亚也存在拥有类似奇特风俗的民族,以颈长为美。为了增加脖子的长度,女性从小就往脖子上加戴上一层又一层的项圈。暂且不论生活上的不便,如果一旦拿掉项圈,就会折断脖子,一命呜呼。

或许非洲和亚洲的这些民族在远古时期有些什么渊源也未可知。但由此可见全世界范围来说男性为占有女性而对她们进行迫害,从而发挥出的想象力是惊人的。

最令人惊奇的,这些变…态的迫…害可以升级为一个民族,国家,时代的审美,甚至连女性自己也对此进行认同。

其实我对这样的民俗村感觉是有些复杂的。这些民族的后人们早就已经不再以他们传统的方式进行生活了,现代的社会也不允许他们再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

民俗村,空空地留了一个外壳,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这里其实只是一个剧院,一些演员来演演戏,再贩卖一些演出纪念品。不过,假如连这外壳也不再进行保留,人类的过往还将剩下什么呢?当然,我想说,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古老传统都消失了,然而对女性的迫害却还在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延续着。

傍晚时分,车子驶进了山区,停留在一座名为朝圣者安息地的小镇里。19世纪末在附近发现了金矿,淘金者们纷至沓来,小镇由此而形成。但可能金矿的规模并不大,小镇没有进一步发展为城市。然而19世纪的建筑风貌被保存了下来,现今成为了一处南非的国家文化遗址。

当张枫发现,时间已经不允许自己再游玩了,得回去钻小小镇,住在那里,第二天好跟着矿场的工人们下去挖掘钻石,大部分活还是的人工来,人类有些能力,再强大的机器也代替不了。

第245章:好望角!

夜晚,张枫睡的不是很踏实,可能是过去的一晚睡的太踏实了,第二天清晨,张枫早早的起床来到了矿场,和昨天被自己“收买”的人接头,领了工作服,跟着矿工们下了矿场。

矿场有些像是一个峡谷,离地面有七百来米高,也有一些机器在下面,但是大多都是工人们在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