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页)

能寻找自己的父翁了,可是临安城这么大,茫茫人海,对于怎样寻找父翁,魏青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母亲离世时曾经告诉他父翁叫魏科举,可是要在临安城寻找这个魏科举无异于大海捞针。魏青背上刻有“精忠”的两个刺字,母亲告诉他这是父翁魏科举亲手刻上去的,这是他们父子相认的凭证。

母亲说起魏青的父翁来魏科举来口气颇为骄傲,父翁出自寒门,可是自幼就颇有大志,是他们家乡十里八乡出名的才子。魏青在乡下时隐隐听人说过,母亲是在一次庙会上认识父翁的,当时母亲还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母亲竟不顾父母的阻拦和反对,硬是自作主张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翁。父翁上京前,曾在他们父子身上各刺有两字,合起来就是“精忠报国”,父翁以此来向母亲铭志,父翁背上的字却是母亲刻上去的。父翁一看到这两个刺字就知道他是谁。可是在这大冬天里魏青总不能敞胸露背,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吧。

魏青逢人便问魏科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的。那赵大郎夫妻给他们准备的干粮早就吃完了,一点银两还是那夫妻二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本来就不多。那经得起两个小孩的花销,很快地魏青囊中馨尽。魏青知道那银两来得不易,已经省到不能再省的地步。可是这临安城中,每干一件事都要银子,那钱花花地如同流水般出去了,两个孩子再次被逼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魏青自幼生长在农村,在农村他自认还是有办法找到一口吃的。可是在这城市之中,他那点小聪明就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城市的人没有农村人那么好相与,城市人只认银子,没有银子就寸步难行。要活下去就只有当小乞丐,这是魏青和安馨柔都不能接受的,他们觉得饿死都不能丢父母的脸。魏青只想找个人看看病,挣点花销。说来也怪,这偌大的临安城,就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他们。

这天晚上,两个孩子在报国寺山门之外找了一个地方歇了下来。这里是临安百姓专门为岳爷爷修建的庙宇,以此来纪念他抗金的功绩。此时的临安已进入冬季,尽管是南方,夜晚天气还是寒气袭人。两个孩子只好依偎着相互取暖。魏青心里很是郁闷,几天来的流浪生活,让他饱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此时的安馨柔却看得开,她对魏青道:“青哥哥,你就别垂头丧气了!我们现在的境况总比在大沮泽里好得多吧,哪里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现在有这么多人,只要有人我们就有办法找到生存之路。我还想着送你读书呢,完成你妈妈的遗愿,你就别担心了。”

安馨柔能说出这样的话,魏青真是惊讶。心里暗道柔儿就是爱说梦话,现在吃饭都成困难,还提什么读书,这不是白日做梦莫!不过柔儿经过这些生生死死的锻炼,的确是懂事多了。魏青心里不肯苟同柔儿的看法,他觉得大沮泽虽然艰辛,却没有明争暗斗,没有白眼,原比这大千世界好得多了。

………【第八章瓦子(3)勾栏】………

3。勾栏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社会开放,商品经济发达。特别是南宋都城临安,到末期竟发展成为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临安街头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夷人,把个临安城点缀得端的热闹非凡,浮现出几分帝王之气。

这一天魏青兄妹流浪到众安桥南羊棚的北瓦子,一下子就被那里繁华热闹的景象吸引住了。宋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所谓的瓦子,就是艺人云集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集结之地。也就是这些在城市里面的文化生活活动,给我们后人创造了无数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却说魏青他们此时有三天没吃东西了,肚里饿得实在难受,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了。魏青自己心里羞愧,总是思量着怎样才能找口吃的,解了眼下燃眉之急。见那里人多,就想碰碰运气。不自觉地就走了进去。那瓦子里好不热闹,演杂剧和说书变戏法的摆地摊看病的,卖小吃的、算命看相的、、、、、、无不应有尽有,特别是那说书唱曲的地方,更是人满为患。

他们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冷清的勾栏,魏青见那勾栏的舞台之上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了一件青袍,头上用白布扎了一个发髻,留着很长的胡须,样子倒很是儒雅。那男子身前摆了一张古琴,低着头在那儿弹奏。此时的魏青有了一点乐理知识,觉得那男子弹得还是不错,也不知为何没有人听。

那男人弹了一会,便举着一个盘子正那寥寥的数十人中要钱,就听有听众道:“大老张,能不能来点新鲜的,翻来覆去都是那几首曲子,我们早就听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