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在陆少华决定招聘褚磊的时候,他就把陈国邦的联系方式给褚磊了,同时也给陈国邦打好了招呼,所以说,深圳这边不管是研究汽车还是电脑,或是电子产品,需要什么精密仪器,技术人才上报给褚磊,褚磊再经过电话跟远在苏联的陈国邦联系,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精密仪器就会抵达到深圳生产基地了。

生产基地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林齐全组建起来的大型工程队,给自己的公司盖基地可是没赚钱的,但员工的工资和材料可都是要花钱的,幸好是91年,国内员工的工资和建筑材料并不高,付出的资金也不用很多。

曾经有一次陆少华物意打了个电话给林齐全,据林齐全的预料,整个生产基地要完全建成还需两个多月的时间,噢,两个多月的时候是指24小时不停作业的情况下,如果不24小时作业,恐怕得超过半年。

对此,陆少华只有一个要求,能尽快建好就尽快建好,有必要采取24小时作业的就采取24小时作业,国内的员工工资并不高,再招多些人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很多,但却能尽快地把基地建成。所谓套不出孩子套不住狼,说不定那天一样成熟的产品就出来了,可以生产了,那工厂车间还没有完全建成,这可就拖住进度了,也是间接的造成损失了阿!

深圳的生产基地进度不错,非洲的秘密基地的进度同样不错,按李志杰的话来说,如果现在有必要的话,直接可以搬迁过去都可以搬迁过去了,可是陆少华并没有让陈国邦安排那些技术人才马上搬过去。而是吩咐了一下李志杰让他继续完善基地,至于何时搬迁得让他想一下。

是阿,要搬迁也得找个好日子阿,找一个合适的日子,找一个让人无法注意到他们动作的日子,可是这个日子哪有那么容易找阿?

第二百五十章苏联解体

第二百五十章苏联解体

日子是不容易找。可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日子让陆少华完成这次大搬迁,是的,有这么一个日子,那就是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的日子,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倒吸一口凉气的日子。

陆少华有理由相信只要苏联解体的消息漫廷开来,一定会引起苏联国内的恐慌和动乱,在这个时候把技术人才带出苏联境内,应该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恐怕连苏联的军方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注意这事了,无疑,在这个日子转移是最佳的选择。

想到了就做,陆少华立刻拿起电话,拨了一组陈国邦的电话号码,不久,电话就有回应了,正是陈国邦本人。

“大哥,是我。”

“小华,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的陈国邦问道。

“嗯,非洲那边的秘密基地已经建成一个大概了,你准备一下。我们要把苏联那边秘密基地的技术人才全部转移过去。”陆少华直接说出了他的目的。

“好,什么时候转移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陈国邦又问道。

“嗯,五天后的傍晚,至于准确时间你等我的电话吧。”陆少华肯定的说道。今天刚好是12月20号,苏联宣布正式解体是25号,也就是还有5天的时间,而这5天的时间刚好给陈国邦做准备。

“好的,我明白了,还有没有其他的事?”陈国邦的声音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陆少华似乎也听出了陈国邦的着急,废话也不多说,道。“你先把转移的路线找好,先转移出苏联的境内,然后再在别国的境内租一架客机把全部人员都直接运到非洲那边吧,至于到达非洲那边怎么办你再跟志杰他们商量一下吧。”

从苏联这边前往非洲地区的距离可不近阿,陆少华也只能采取这种办法了,至于为什么要先转移出苏联境内是为了以防万一让人发现,虽然解体的那天会造成动乱,但不能百分之百安全,于是陆少华只能先转移过苏联境内了,只要出了苏联境内,就算有心人要管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好,这事我会安排的。”陈国邦认真的说道,他知道这次事关重大,可以说是六年来的心血才铸造而成的局面,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六年的心血就会毁于一旦了。

“嗯,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事了。最主要的还是保密,一定要保密。”陆少华还是忍不住再叮嘱一遍,不说别的,那些技术人才全身都是宝身,也是以后的希望,在这个时候,陆少华绝不允许有意外发生。

“我明白,这件事我亲自去办,其他人等到快要行动的时候再跟他们说。”陈国邦说这句话不是对跟着他一起去苏联的特种兵不放心,而是为了确保万一。

“好,那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