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起吃个便饭吧。”

很明显,毛梅说的是客气话,但我却一口答应下来。

穷人是一个圈子,富人是一个圈子。如果穷人想致富,得设法进入富人的圈子,那里的资讯是穷人不了解的。

我只是想和这些有钱的人多接触一下。

如果这次和毛梅分手,不知何时才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成功人士,所以便顺势答应下来。

上了毛梅的车,在一个茶餐厅门口停了下来——两个人吃饭,不好点菜,茶餐厅比较合适。

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毛梅点了饭菜,拿出笔记本看她记录的价格。

我因感觉自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便逐一对毛梅介绍市场价格和装修公司进货价的差价。

其实有很多我也不知道,对不知道的,就按我对价格的理解和把握介绍给她听。

我说这些,准确地讲,带点儿穷人向富人讨好的意思,也有点儿自己抬高身价的意思。喏,你有钱,但这方面我比你懂。我就是这种心态。

毛梅来了兴趣,突然说:“你这么熟悉,要不我包给你装修,就按你介绍的装修公司的价格执行。”

晕死。

这女人真厉害啊,我给她透露行业内幕,她一下就把我粘上了。我不亏死啊。

这也是个教训,我们可以给人帮忙,但千万别透露行业底线,搞不好自己就搭进去了。

毛梅见我有些窘,就笑,说:“逗你玩呢,瞧你怕成那样。”

我也笑。

就这样我和毛梅熟悉起来,说话也放松了,有时还开些不痒不痛的玩笑。

毛梅问我和张鹏是什么关系,我说是朋友。

毛梅说:“我和张鹏认识三四年了,以前可没见过你。”

我说:“这些年混得不太好,和张鹏他们疏于来往。”

说完这话我特后悔,一个大男人在女人面前哭穷,什么意思啊?

毛梅说:“也就是说前几年有些自闭喽?”

我尴尬地点点头。

“现在走出来了?”

我说:“不得不走出来啊。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想死,就得出来混饭吃。”

毛梅说:“你知道什么人最容易自闭吗?”

我说:“不知道。”

她说:“有上进心,混得差,爱嫉妒。把这三个特点集于一身的人,肯定自闭。”

我诧异于她的说法,差不多把我给概括了。

我一直没有勇气承认我的嫉妒心。事实上我是有的,我害怕别人比我成功,我希望所有人都比我混得差,我希望帮助所有人,而不希望有人帮助我。这些都是嫉妒心的具体体现。

毛梅说:“如果你能承认别人的成功,至少你混在成功的边缘;如果你回避别人的成功,你就和成功离得很远。”

这话真的很有道理,我无法想象,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会总结出这么深刻的人生道理。

如果她是男人,我不会太诧异,但她是女人。

我没有歧视女人的意思,但这些东西,更应该由男人来总结。

我想毛梅一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否则她不会总结得这么精辟。我不是对2007年的路很困惑吗?不妨和她探讨一下。

毛梅很乐意和我沟通。用她的话说,沟通使人进步,封闭使人落后。她问我:“一个企业,从起步到成熟主要靠什么?”

她给了我三个答案,要我选择:

一、靠产品,得产品者得天下;

二、靠市场,得市场者得天下;

三、靠资源,得资源者得天下。

她补充说,她所说的资源指的是权力、朋友这一些。

我对这类问题不感兴趣。这类问题实际上是一些伪专家为了吸引别人目光,显示自己功力深厚,而故意总结出来抬高自己身价的把戏。本来三个都可以靠,但我想听听毛梅的看法,便故意说资源是最重要的。

毛梅摇摇头,说:“靠产品。假如你是经销型公司,你首先需要一种产品来作为你的核心,不然你连卖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如果你是生产型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就更不用说了;假如你是服务型公司,你服务的内容就是产品,认真把内容做好,就是最好的服务。所以我认为产品是立身之本。”

毛梅又说:“很多人都会选择资源,但你想想,一个才起步的企业,能接触到多少资源?有人以为有了权力这个资源就有了一切,其实这是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