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京城、云南相隔千里,济度和多尼却彼此互通消息,那京城兵谏、皇上调整兵权的作为多尼又岂会不知,又怎能归来束手服从皇上?济度如此包庇多尼等人,如果济度心存诡异,多尼等必定追随济度。

不妙,感觉非常不妙。

济度和佟家联姻,康妃在宫里一改往日作风,变得心狠手毒,野心勃勃。借着姻亲的关系,济度和康妃的兄弟也往来密切。

偏最近佟国久被提升掌管汉军正蓝旗,而皇上“杯酒释兵权”所调用的军队就是佟国久的汉军正蓝旗。万一佟国久听从济度,那济度就会察觉出皇上的计谋,多尼等人也必然就能提前得知皇上欲对他们卸去兵权。自己本非名副其实的凯旋大军,更何况还身背欺君之罪,如此情形下,如果济度暗中布置,那德胜门的“杯酒释兵权”就会演变成多尼等人的军队和佟国久的汉军正蓝旗都归济度调遣,杀进内城轻而易举,皇城岌岌可危,皇上肯定措手不及。

如果皇上倔强地亲自前往德胜门实施他的计划,毫无疑问,在德胜门他就可能被济度拿下。

第198章 雨打梨花,万点啼痕

看吴三桂的落尾日期,是去年接旨驻守管辖云南之后。信中他表明,磨盘山一战自己贸然率军前进,理该论罪,但多尼等人因为怕自己的失误被牵扯,并未对吴三桂议罪。

事后,皇上对吴三桂信任有加,奖赏赐权。本就招惹满军妒忌,他内心忐忑,担心日后真相浮出,他毕竟是异性王,不比多尼他们宗族王亲。所以他嘱咐吴应熊留意京城动向,斟酌是否该向皇上密奏,阐述事实,以免到时皇上跟前解释为时已晚。

吴应熊如何回复我不得而知,但密奏皇上真相显然没有。吴应熊选择沉默不语,究竟为何?

他和浩奇特经常聚首,浩奇特本就是济度的姻亲,又是简亲王府的护卫。通过浩奇特他说不准多少知道济度的心思,所以他不作声,揭发多尼等人就会牵连济度,他不敢轻率而为。

越想就越觉可怕,交待菱香照顾好玥柔,我毅然前往乾清宫。如果济度在宫外图谋不轨,而康妃在宫内言听计从,里应外合,皇上的处境危在旦夕。

不管皇上是不是还因为岳乐对我有气,不管他是不是又要冲我发脾气,只要他认真对待肩上所担负的重任,实事求是对待岳乐,齐心协力消除危机,最后他要如何处置我,随他。

因为我坚信一点,经历前朝暴政、备受战争摧残的普通百姓只求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而皇上的执政致力于此,他亲政以来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好皇帝。

不带任何奴婢,我只身一人疾步而去。刚踏上乾清宫殿前月台,就见欣瑶陪在皇上身侧,往我这边而来。再定睛一看,父女俩身后还有康妃、吴良辅、小碌子,这个组合顿时就压住我的脚步。

回避躲开,显然不可能,随着欣瑶一声“额娘,是你吗?”她人已快速来到我面前。

低头去到皇上跟前请安,他不应声,只是手势示意。我垂首站于一侧,激情回落,封口无语。

“欣瑶,”他招呼欣瑶,“既然你额娘过来,皇阿玛就不送你,你就随你额娘同回。”

欣瑶惊讶,“皇阿玛,咱不是说好一起去承乾宫,您这是?”

皇上清清嗓子,“不去了,赏你的字画明儿个吴喜给你送去,回吧。”

话音未灭,接连几声咳嗽,康妃行到他身旁请求他保重龙体。深吸一气,他扭头说与康妃,“锦妍,亏你特地为朕送来补品,朕也没吃上一口,倒叫你白白忙碌。要不,朕到景仁宫坐坐,明儿个朕出发前往天坛,后宫你可要仔细打理。”

康妃欢悦,点头谢恩。皇上吩咐吴良辅回去尽心准备祭祀的物品,到时一同前往,随后便与康妃离去。欣瑶着急喊向皇上,他头也不回,只是抬手摆摆,示意欣瑶莫再多言。

***

夜空,忽明忽暗的眼睛,捉摸不定;心田,或淡或浓的牵挂,起伏不宁。

欣瑶说康妃的炖品先她一步送到乾清宫,皇上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欣瑶就抢先呈上我做的川贝羹,无论如何也要皇上看在她即将下嫁的份上吃下她这份孝心。康妃只得夸赞欣瑶懂事,她的心意退而次之。

皇上慢慢品尝,吃了个干净,随后拿起紫砂盅细看外观。忽地就是看着紫砂盅的图案失了神,那紫砂盅外围光滑朴实,只刻有一株兰草。

欣瑶出声问询皇上这羹汤可还行,皇上放下紫砂盅,答非所问,“这紫砂盅就留在乾清宫,朕看着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