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部分 (第1/4页)

来,面对这种大舰队,潜艇出击不是找死吗?潜艇的主要作用是要破坏英国人的运输线,而不是让他们去和敌人的主力舰队去硬拼。

与英国海军进行决战是不可避免了。而这场决战很可能会是德国处于劣势,这是非常危险的决战。

与其海上决战,还不如在陆上来一场决战更让希特勒放心一些,至少在陆上,他对德国陆军有信心,凭德国陆军的实力以及加上盟友一起的兵力优势,不惜一切代价,突破英国防线是最有可能的。只要在陆地上摧毁了英国本土,那时英国海军就也成了没有牙的老虎,希特勒还怕什么海上决战?估计那时英国舰队跑都不及。

“给我们的西班牙朋友发一封电报,我们将帮助他们夺取直布罗陀。”

“调更多的军队去东安格利亚,告诉维茨勒本,不惜一切代价突破英军防线,杀入英国腹地,我要他们在三个月内占领伦敦。如果他们可以在海上决战前占领整个英国,我将给予他们最高的奖励,他们将成为全德国的英雄……

6月30日,德军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战胜利结束。希特勒随即宣布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丹麦和荷兰,但主力却全部留在了东安格地亚,德军还在此地设立两个海军司令部,一个在大雅茅斯,一个在伊普斯维奇,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以及控制东安格利亚至荷兰、比利时的海域安全。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对可能到来的英德海军决战。

而在东安格利亚的陆地上,此时德军已上陆62个师,超过130万人,近90万吨物资,22万部车辆。

当然如此多的部队上陆,登陆场显然也有些窄了,而且英军防线也必须突破,否则百多万大军挤在小小的东安格利亚毫无作为,困也得被英军困死。

从七月一日起,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刚刚接任总司令的维茨勒本下达了发动七月攻势的作战命令,此战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是夺取哈奇、科尔切斯特地区,继续扩大登陆场。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对英军防线进行强攻,彻底摧毁英军防线。

当日,刚刚接任D集团军群司令的克卢格元帅率先发起了攻势,为保障日后能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取得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刚刚由科唐坦调到东安格利亚登陆加入D集团军群的布施集团军在抵达伊普维奇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向哈奇推进。

7月2日,担任正面突击英军防线的B集团军群和后续登陆的赖歇瑙C集团军群调集16个师的兵力,向曼德福德和塞特弗德的正面防线英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因前进的道路不佳,地形不利,易守难攻,加上天气不佳空军也无法出动,德军进展比较缓慢,在五天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高达6000人。接下来足足经七天的浴血奋战,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才推进4。8公里。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进的道路两侧有不少河流和山地,部队无法完全展开,最多只能同时展开1个师的兵力,德军几乎是在遍布地雷、障碍物的道路上粉碎英军的顽抗步步推进。

7月6日,直属总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古德里安第一坦克集团军,运动到了曼德福德北面的艾克堡附近,意图与屈希勒尔的部队强攻金斯林。

如此,德军几乎是同时在英军防线的北、中、南三个要害位置发起了对英军防线的最强攻势,而后续登陆的德军部队也几乎都是陆续投入到这三个主要战场,意图以兵力优势直接压垮英军。

7月8日,英军精锐的两个装甲教导旅被调到艾克堡,抗击古德里安集团军的攻势,尽管两旅英军全力奋战,仍阻止不了德军的推进。7月9日,在古德里安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艾克堡应场而破,英军不得不后撤到金斯林固守。

7月10日,中线德军主力赖歇瑙C集团军群合计十多个师的部队向东安格利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塞特弗德发动钳形攻击,但英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德军的攻击未能如愿。于是德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补充弹药,准备第二轮进攻。而英军人员、装备、弹药所剩无几,又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

在德军随后发起的第二轮进攻中英军终于不支,德军此前两度未能攻破的塞特弗福终于在7月18日被德军攻占。此战德军为夺取塞特弗德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但随着塞特福德的失守,英军防线再次被压成了弧形,而此时塞特福德相邻的曾两度被德军攻战后又被迫放弃的曼德福德也正在遭受博格B集团军群的强大攻击,英军对此已经无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