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部分 (第1/4页)

在科克切塔夫因为中亚籍士兵不堪索伦科夫要他们送死的行动而哗变时,就在怀钦斯克,德尼索夫也同样遭遇了相同的情况。被他刻意组织起来的两万多中亚籍士兵不也发生了哗变。

只是幸运的是,阿克莫拉苏军大部分是从东欧一带增援来的首批动员的新兵,当时是用来反攻卡拉干达的,其中甚至有不少从东欧调来的主力军,所以中亚籍士兵并不算多,加上从阿克莫拉带出来的一些新兵在内也不过两万多人,两万多人战场哗变,面对三十余万人的镇压,很快就像泡沫一样一击就破,所以并没有产生多么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后果。

唯独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科克切塔夫的索伦科夫居然也在同时采取了跟他一样的办法,而在那里是六万对十六万,加上阿军,兵力已经差不多了,且那里多是新兵,以致最后产生了这样一样一个真正无法挽救的后果。

阿拉斯加人太厉害了。这是德尼索夫现在唯一能够找到的责任方。若没有阿拉斯加人支持中亚五国独立,科克切塔夫根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自己当然也不会,也自然不会产生现在这样严重到无法补救的后果。

“该怎么办?投降吗?”德尼索夫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

“不,绝不能投降,哪怕战死,也不能投降,亚柳特卡将军不能白白牺牲。”紧接着心里另一个声音一口否定。

“可亚柳特卡将军之所以要牺牲自己,不就是为了要保住这些士兵的性命吗?都死了有什么意义?”

德尼索夫在心里艰难的做起了斗争。让他的脸上不时的扭曲,不时的变幻着神色。似乎极为痛苦。

“呯”

突然黑夜之中,一声枪响,把正在天人交战的德尼索夫惊醒,他连忙一跃而起,眼望着枪声响起的东方。

“呯,哒哒……”那是东面最外围的军营,就在德尼索夫一眼看去的时候,成片的枪声开始响起,越来越激烈。甚至紧接着他看到了军营里冒出了冲天的火光。还能听到嘈杂沸腾的人声。

“怎么回事?”

只是他身边的几个卫士也没有人可以回答他。

难道是阿拉斯加大军发起了夜袭,有必要吗?阿拉斯加人就算不知道自己的补给已经断绝,但也应该知道自己就算还有补给,也坚持不了几天,现在的他们完全没必要再主动发起攻击,徒增伤亡。更不用说夜袭这样的冒险战法了。

难道包围圈之外事情又发生了变化,主力大军来救自己了?使得阿军不得不抓紧时间解决自己的大军。

德尼索夫心里突然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

只是希望的火苗马上就被浇灭了。

几个将领和参谋连滚带爬的爬上了山岗,其中一个参谋一边向自己冲来,一边喊道。

“参谋长,阿克莫拉警备师哗变,想要趁夜向阿军投降。被二十二军发现了,现在正在镇压,但是二十二军现在只有数千人了,将军,快下令吧,不然支持不了多久的,其他还有几个师现在也是蠢蠢欲动。”

“什么?哗变?”德尼索夫闻言愣了半晌,紧接着便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

虽然他已经料到再这样下去,哗变溃散是正常的,但他没有想到哗变这么快就来了,这么快就有士兵们顶不住了。

“镇压?现在这种时候,只要有人带头,接下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毕竟没有了希望,就失去了支持我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德尼索夫喃喃的道。

“轰”突然间,东面军营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枪声也陡然更加密集起来。甚至其他方向的军营里也传来了躁动的人声,也有了稀稀落落的枪声。

德尼索夫马上又站了起来,朝着四周的军营都看了一眼,最后眼睛盯住已经火光冲天的东面军营,最后无奈的对着那几个将领说道:“我知道这里所有人都已经缺少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欲望,大家都是饿着肚皮,也已经无力战斗,算了,不用再自相残杀了,立即派人去跟阿军交涉,我们……投降,只希望他们能够确保所有士兵的生命安全。”

“参谋长,投降等于叛国……”其中一名将领闻言大吃一惊。

德尼索夫一阵沉默,在苏联与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对待自己人比较残酷,如果战场被俘,他们国内的所有家人都将接受审查(不管是主动投降还是被俘都是一样),然后关入集中营流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警告军队官兵,红军只有战死,没有投降和被俘,期望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官兵的战斗力或者说变相的忠诚,虽然这种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