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部分 (第1/4页)

其中最西部的库伦达和鲁布佐夫斯克因为都处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与吉尔吉斯交界处,基本上可算做后方,所以驻守最少,都只有数千人左右,伊尼亚和阿克塔什则位于阿尔泰山口正后方,扼守他山口与鲁布佐夫斯克的退路要口,又是保障物资储备通道的重要中转地,所以虽然也可算后方,但各自也驻有一万余人,而巴尔瑙尔和别洛库里哈的则是驻军最多的。

巴尔瑙尔原本驻军一个师两万人左右,主要防备的是其对岸的东俄自治区新阿尔泰斯克的阿拉斯加第12集团军四十五师,四十六师,过河战爆发后,为了防止从新西伯利亚过河的阿军南下,库利奇又不得不从别洛库里哈北调了一万人到巴尔瑙尔,成为六地驻军最多的地方,要同时防备对岸和北路阿军,虽然看上去兵力较少,但库利奇本身手上兵力处于劣势,却是再无兵可调,三万人防守巴尔瑙尔,有以前沙俄时代的要塞相助,库利奇也只能寄希望可以守住最少两个月,如果能守住两个月,保证阿中央主力不南下,就算成功。

北调之后,别洛库里哈就只有一万人左右了,原本这里同样驻军两万,防备的是河对岸东北方向的比斯克阿军第12集团军四十七师和四十八师,同时也要兼顾其对岸正东面的诺戈尔阿尔泰斯克的第12集团军直属部队。本身压力就很大,但相比巴尔瑙尔以北还将遭到新西伯利亚来的阿军攻击,巴尔瑙尔似乎更危险,所以库利奇也只能从别洛库里哈调兵,因为他确信以阿尔泰要塞的坚固,最终那个河对岸的第12集团军必然不会过河,而只能参与到正面的攻坚战,那样只要第12集团军不强攻渡河,则洛库里哈的安全似乎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但库利奇的指挥经验确实太少了,他这样一调动,别洛库里哈实力太弱,就给了阿军一个老大的空子,在得知这番调动后,朗。帕多和王永胜立即更改策略,由王永胜的第5集团军主力攻巴尔瑙尔,阿尔泰斯克的四十五,四十六师趁机过河,联手攻克巴尔瑙尔,而比斯克和诺戈尔阿尔泰斯克的第12集团军六万主力则强攻渡河,与第5集团第十八师攻打别洛库里哈,为轻装南下的第5集团军第十七师扫清后顾之忧。

并且这样一来,抄袭阿尔泰后路的军队将达到二十万人,虽然这样做正面攻坚的部队变成只有二十万人,但前后各有二十万人,两面包抄夹击,没有了后路,阿尔泰的库利奇十万主力还不是被关门打狗无路可逃,正面兵力少又有何关系,到时西南同样有二十万,同样可以成为正面。

“嗯,很好”蔡锷对听到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似乎很满意,微笑着点头。

第479章 绝路

日涅斯克炮台位于日涅斯克峰西南面3公里,因标高370米,被称为三七零高地。这里算是山口盆地的西线制高点,距山口堡垒较近,是苏阿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甚至可说是山口要塞东部最后一个外围重要阵地。

此时的三七零高地一线,一队队身着破旧棉衣的红军士兵不断的挥动着锤子钉着铁丝网木桩,更多俄军士兵则拼命加深着战壕,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战壕的深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战壕也是保护阵地中心炮台的屏障,这里的安全关系着炮台的安危。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惜一切的加深战壕。

站在中部战壕中一名红军士兵用木棍拖着铁丝敲打了一下中部铁丝网。

“咝……”

铁丝网上闪出些许电火花。

“铁丝网上连接高压电,这些黄皮猴子若是敢来一定把他们烧成木碳”

正在检查防御情况的普里科夫看到这一幕脑中已经浮现阿军将会在这里遭遇的惨状。日涅斯克主峰的陷落,对于叫嚣着死命抵抗的普里科夫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曾经认为日涅斯克峰绝不可能比镰刀峰和铁锤峰的防护弱,甚至要强上许多。就算无法坚守两月,但绝不会像镰刀峰和铁锤峰一样一天就丢失了。

但事实却严重打击了普里科夫的信心,一天,还是一天,他自认为比镰刀峰和铁锤峰要坚固许多的日涅斯克主峰同样没有多挺过哪怕半天。甚至严格来说,从阿军正式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二个小时,还不足一个整天。

更让他丢脸的是,日涅斯克主峰包括整个日涅斯山防线都是他的第十三师为主,驻守已经丢失的日涅斯克主峰上的更是他的第十三师主力之一。这等于是直接甩了他狠狠一耳光,让他在马尔科夫那个俘虏面前丢尽了脸面,也让库利奇司令对坚守山口要塞的信心进一步降低。

“我将在这里把那些黄皮猴子统统送进地狱”看着三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