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儿童心理之研究》(大学丛书,上、下册)由商务印书馆印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 儿童心理之研究(2)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陈鹤琴早期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瑞士儿童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于1774年对自己的三岁孩子进行为时约一个月的连续观察,用日记法作观察记录,并发表了《母亲必读》。在中国,陈鹤琴是最早将观察实验方法运用于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之中的教育家。他所做的文字、摄影记录并阐明了幼儿的动作、好奇心、模仿力、游戏、言语能力、记忆力、想像力和知识、能力、思维发展的特征及其意义,作为第一手资料,成为他日后对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游戏和玩具、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研究、论述的重要佐证,他也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和“中国幼教之父”。

在陈鹤琴的研究中,采用了照相的方式将儿童的“笑”、“快乐的表示”、“要的表示”、“不要的表示”、“怒的表示”以及“问语”等记录并保存,因而成为一种有系统的研究。他更希望舶来诸如录音、电影等更先进的手段提高研究的质量。在《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中,陈鹤琴大量采用了欧美科学家、心理学家、儿童学家杰克斯、霍尔、鲍德温、普莱尔、汉弗莱、詹姆士、比奈和推孟等人的实验数据,用统计、数学和心理测验等多种科学方法解释、说明儿童期生长发育的种种现象和规律。在研究的方法上,陈鹤琴认为,自己所采用的“直接观察法”比国外科学家所采用“问答法”等间接方法更为直接、有效。他对自己的老师克伯屈的一些结论也提出了异议。

除了对自己的儿子进行观察和实验,陈鹤琴将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两个侄儿也作为观察和实验的对象。他把每日侄儿们所提的问题记录下来,一共记录了270天,共357句。他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侄儿们问一句,他就抄一句,就连吃晚饭时也照记不误。晚餐后,他与侄儿们一道读书阅报约一个半小时,侄儿们有问题,他就随手记下。侄儿们问他:“小伯,你记下来有什么用呢?”他笑而不答。时间长了,侄儿们再提问题时,他凡是能回答的,则详细解答,不能回答的,就教孩子们去问他们的老师。陈鹤琴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同时也使他们的知识渐渐长进。

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儿童心理,陈鹤琴认为,从研究心理方面,在未达学龄的时候,儿童的心理正在发生,正在养成。凡研究一事,我们必须探求其发源与成因才好。从实施教育方面,未达学龄的时期,从心理上看来,是养成习惯的基本时期,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时期,若于此时不加注意,不加良好的教育,听任自流,等他大起来就不容易感受良好的教育了。

《儿童心理之研究》通过对一鸣成长过程中生理、行为、心理、情绪等一系列事实的详尽记录和实验,并对比动物与人类从胚胎期到生命期的特点,“人的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5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陈鹤琴试图阐明儿童期的重要性:●教育在儿童期具有重大意义。儿童期是可塑的。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另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即所谓可塑性或可教性。陈鹤琴说,初生的婴儿不像小鱼小鸟,鱼、鸟的各种活动可以说是生来就能做的,我们人的活动大部分是生后学来的。儿童的身体脑筋都要渐渐地发展,儿童的道德要逐渐涵养,儿童的谋生能力也要渐渐地储蓄,人生一切的活动都是在儿童期内发展的。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要明白的,就是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的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快,养成最易,发展最快。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儿童心理之研究(3)

●儿童期就是接收文化的时期。因为###的学习能力,没有儿童期的大,几千年来文化的传递实在是儿童期的功用。对于个人而言,儿童期就是可塑性的意思。人类的动作大概是靠后天的培养,人类的知识完全是靠后天的学习。人类的知识愈高,能力愈大,所做的事业愈广,所发明创造的东西也愈多,社会的文化因此也就增高了。因此,环境愈复杂,儿童期愈长,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快,然后才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所以人的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因此,儿童期的教育是重要的。

●儿童期对于社会方面和家庭方面的意义。儿童是一种家庭化和社会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