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喜得画师功力倒也深厚,唐得画好最后一笔,长舒一口气,大功告成。雅素迫不及待地拿过去看,结果大拇指压在了一处未干的油彩上,平光看去,便有了一个指纹样的印子,余人大叫可惜,只有昌波打趣到:“这倒也好,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识。”

这等幽默的才华也是他是极在行的。

再看那幅画时,一个少女含笑不露,双颊生花,灵慧之气从双目中逼了出来,有一股天然的风流。从整体上看,和雅素极为形似,细节上极是神似,唐德的功力着实强得紧。

昌波花了大笔银子,作为这幅画的报酬给了老板,同时捐了一大笔的教会慈善基金,那老板高兴极了,平时无人问津的画作遇上了画中伯乐,昌波趁机再次提出要给提招牌,老板满口答应,看来银子的威力着实不小。

老板将招牌挂上了店门,昌波请到:“王小姐是一代才女,就请大笔一挥如何?”

雅素推辞到:“李大公子是古今难得的奇才,精通中外文艺,提名这等事定然不俗。”

昌波思索了一阵:“今日因西洋画结缘提此大名,不如就叫做西画如何?”

雅素才思不浅:“画仅为艺术中之一种,不如改作西艺,以示丰富的西洋文化。”众人齐声称好。

但昌波平时少用毛笔,现下要他用毛笔提字,又不懂一些字的古今变化,那是万万做不来的,脑筋一转,忙辞到:“在下自知不如王小姐写得一手好字,就请王小姐大笔一挥如何?”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雅素认定他有苦楚,自己提笔一挥,几个字一气呵成,宛如秋水,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街上的人见才女提字,自是要来凑个热闹,自此,这西艺笔行名扬一时。

离开了笔行,雅素倒更细心,提醒到要去那烧毁的天笔门宅子看看。两人一路询问,来到一座废弃的宅子面前,那废墟看上去极大,虽木制部分全给烧成了灰,但仍留下不少断壁残垣,确是苍凉不已,令昌波想起了那《天净沙•秋思》里面“枯藤老树昏鸦”的情景。

他慨然叹到:“曾记依昔旧庭院,往事如花落。”

雅素想起西湖的龙井情节,对到:“识得一片苍凉暮,却在史后来。”

二人同气相连地走了进去,不是断壁的白色便是木灰的黑色,令人不禁想起先前那年轻人所说的“黑白配”来。

更进去几步,一座废弃的池塘跃然眼前,水中满是木灰的浑浊,水面冒出四根光秃秃的柱子,想是那里原先是一座凉亭,给烧得只剩下基柱了,无形中为这座废园更添了一份荒凉。

此时正值正午阳光高照,两人在池边一口废井旁晃了一圈,忽然看见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异常耀眼。昌波伸手去拿,雅素拦住道:“小心些,只怕有诈。”

“还是你有江湖经验。”

“江湖险恶,可得谨慎些。”雅素说完用手帕包了那团事物来细看,原来是一个釉色极好的小瓷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瓶口用塞子塞住了,不知道装的些什么。

“在废井旁找到,只怕是什么毒药。”昌波分析到。

“你说是凶手下毒用的药?”

“正是,此物很可能是破案的关键,最好能送回去化验一下就好了,但只怕能量不够了。”

“什么能量不够了?化验是什么意思?”

“哦,没什么,大热天可能有点中暑。”昌波自知说漏了嘴,马上转移话题:“凶手随时可能回来取这瓶子,我们两个人不是他对手,此地不宜久留,快走!”两人收起小瓶离开了废园。

镖局为保安全,通常不住客栈,也不在小县市过夜,到得大一点的城镇,便找一家大户人家借宿,一来二往,便有了较为固定的交往。信保镖局在湖州城内,常在苏家借宿,双家交情已颇深厚。

二人离开废园,由雅素带路,去了苏家宅第,宅子既是苏家的,那主人便叫苏成海。为免主人家不快,邓经并没有提出要让这个镖局外的人住在苏家,昌波也很理解,决定在苏家吃了饭便去客栈投宿,所以也没人来注意这个陌生人。

古时候封建等级极严,这苏家宅子主人苏成海是个商人,地位比较低,所以宅子的门面并不敢夸张,但踏进去后却又是另一片天地,府中庭院极宽,遍种稀有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走廊雕刻,精巧别致,池中红鲤数十尾,聚到一块吃吃食时,染红半个池塘,畏为壮观,比起现代苏州的园林景观更为真实,李昌波的眼睛都看直了。

临到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