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辛朔锤吹挠⒂鲁迳保�械纳踔梁偷腥私�辛税兹姓健W詈螅��惺���站�鏊�踊嘏��靼锻猓�溆嗳�勘幌�穑�嗲辶伺���兜娜�咳站��

惠通桥阻击战虽然是一次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但它的战略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它严重地挫败了日军攻陷腊戍以来的嚣张气焰。自5月5日至8日,先后缴获日军轻重机枪、步枪80余支,击毙日军2百多人,有力地阻止了日军继续东进的企图。保住了保山这个滇西重镇和粮仓,为以后两年的怒江对峙,准备反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怒江对峙

惠通桥阻击战的胜利,使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感到欣慰,因为自“同古保卫战”以来中国军队就没再打过什么胜仗。欣慰之余,军委会军令部对当时日军的情况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认为沿滇缅公路东进的日军,只是为了施行追击任务而临时编成的一支快速部队,最多不过二三千人,孤军深入,不能持久。因此,蒋介石于5月主3日电令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举行反攻,云:“我军务于筱日前设法占领(腾冲),如果敌军负隅固守,则我军攻城武器未到以前,不必攻紧,亦可派一有力部队监视城敌,而我之主力,应直向腾冲西北西南地区,确实占领以后,即兵力回莲山、盈江,梁河、泸水各县道路每路派一至两连兵力,另派一营兵力,向密支那、八莫间之新波(Sinbo)方向星夜挺进,迎接第5军之主力”'注:蒋委员长致保山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林蔚转示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占领腾冲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三)第318页。'。根据这一命令,宋希濂兵分三路,一路反攻腾冲、龙陵,一路向腾冲西南地区之莲山、盈江、梁河等地前进,一路以一个加强连向密支那、八莫地区挺进,迎接入缅第5军回国。

当时宋希濂部的兵力情况是这样的:第36师在惠通桥正面阻敌,预备第2师在保山集结待命,第88师处于运输之中,仅有一个团到达保山,第87师尚在昆明待运,新编第39师是否调动尚未确定。作战部署为:在保山已集结完毕的预备第2师,在惠通桥附近渡江向腾冲前进,第88师在惠通桥下游的攀枝花渡江绕攻龙陵,第36师渡江正面攻击日军,后到的87师派出一个团配合88师进攻龙陵。截止5月22日,担任反攻腾冲、龙陵、松山的部队全部渡江完毕,到达攻击准备位置,预备第2师一部已深入到腾冲西南地区。第5军的200师主力和第5军两个补充团在预备第2师的掩护下,经腾冲北面到达怒江上游的泸水县,然后渡过怒江回到保山附近的漕涧休整。

5月23日起,到达攻击准备位置的各部队开始向腾冲、龙陵、松山的日军进攻。并分别以一部攻击腾龙(腾冲-龙陵)、龙松(龙陵-松山)公路上的日军各据点。由于没有炮兵配合,难以摧毁敌人的工事,加上各种弹药粮食补给不及,致使这次攻击只持续进行了5天,伤亡甚大,未收到预期的成果。5月28日,第88师264团在龙松公路上击毙了一个日军大队长,获得日军第56师团的作战计划一份及地图一张,方知日军第56师团全部在腾龙地区,分别为腾北、腾冲、龙陵、腊猛(松山)、芒市、新浓等6个守备区,其师团及直属部队驻芒市。另外,日军第15军司令饭田中将非常重视怒江正面战况,特命令第18师团抽出第56联队、55联队和山炮兵第1大队增援第56师团,整个腾龙地区日军的总兵力约2万人左右。当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得到这一情报后,蒋介石于5月31日下令,第11集团军停止进攻,主力部队撤回,固守怒江,留置一部分在怒江两岸从事游击'注: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与反攻》第52页。'。至此,滇西滇缅路上的战争,遂演变成为怒江对峙的局面。这个局势一直相持到1944年5月反攻缅北时为止。期间虽也有多次小规模战争,但每次用兵都未超过一个师。

从1942年6月~1943年4月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成立,为怒江对峙局面的第一年。主要是由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单独担负滇西战场的指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第11集团军除作战方面经常使用的一个师的兵力控制腾冲以北地区并不断袭击腾冲一带的日军,同时还经常派出约一个团的兵力袭击芒市至龙陵、松山间的日军,收集情报、破坏交通、以及征购腾龙一带的粮食解决部分军需,另外还搞一些重要的事情,尤为突出的是整训部队和成立大理干部训练团'注:同上,第52~55页。'。

怒江对峙局面出现时,宋希濂的第1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