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2/4页)

化的点面!

就像电脑软件的优化。是软件制造商根据自己公司需要优化。还是通过客户反馈来优化?毫无疑问,是后者!但这里的干部结构优化是靠什么推行?没有靠市场需求,而是靠行政推动,一个命令能将干部调任异地,而非考核他是否适合被调任的岗位!

退一万步来讲,一个干部,是在一个地方长期干下去培养的能力强,还是蜻蜓点水。东搞一下西搞一下强?毫无疑问,是后者!

所以,优化干部结构,提高干部能力和素质,四个字,纯属扯淡!

而所谓的反腐倡廉,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干部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容易占山头,与当地利益集团勾结。就是所谓的根子烂了。时常换换土壤,能让根子保持新鲜。但是。**的根源是什么?不是干的时间长了,不是土壤太肥沃了,而是缺乏有效监督!如果能监督,干的时间再长,土壤再好,谁敢腐化?正经是,经常将干部调动,能给干部创造腐化的新平台和机会!本来在这里,他或许捞不着油水,可忽然异地交流,发现那里盯的人少,大有可为,于是,成了牛粪长出的蘑菇,根子烂!

再退一万步,难道,腐化的干部换了新窝就不会腐化?掌握了腐化手段,凭借腐化技巧,到了新地方,他就不能轻车熟路继续腐化?

所以,反腐倡廉,同样是四个字,胡说八道!

上述好处没看到,弊端却一大箩筐!

通常交流干部会抱着什么心态?我是“打短工”的,干几年就回去,干好了没我好处,干坏了我有退路,这种心态,你指望谁尽职尽责在入挂单位好好干?且,到了异地,单位还要帮他置房买家具,生活补助,这种公共财政是不必要浪费!而干部在异地,远离家庭,家庭中琐碎事,他隔着异地操不操心?操心了工作能不能安心干?远离了家庭,容不容易发生婚外情,滋生**?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弊端,却被组织部门选择性忽略,借着干部轮岗的机会,谋私利,整合本地人事格局,可以说,是蛤蟆吃朵花,心里美。

总的来说,原本国家在省级干部和军区间搞的岗位轮换,防止地方对中央产生威胁的做法,被粉饰成反腐倡廉的盛世文章,而地方还乐此不彼,成为地方领导掌控本地的一大利器,愈演愈烈!

在刘羽思考时,组织部送干部的大巴缓缓行驶到高速路口,就在这时,大巴却停下了。

怎么回事?难不成有人收费?风首高速就是刘羽一手解开丑陋面具的,眼下是怎么回事?司机愕然不已,在高速公路上,公路两侧停着二十多辆警车,各个闪着红蓝警灯!在大巴被拦下来之后,警车里钻出接近一百多个身穿笔挺警服的公安,整齐而快速排成两行,为首则有两个警衔较高的警察。

王艳脸色一沉:“怎么回事?下去问问!”被一百多个公安拦住组织部送干部的车?可别闹出笑话哈!这关头,面子丢不得。

“是!”司机掐了火,忐忑不安的下车,面对一百多个警察,换了谁都觉得没底不是?

“你们干什么的?我们是组织部送干部的车,通行证在车头!”司机小心翼翼的问道。

为首两个警官,左侧一个三十多,非常年轻,肃穆的问话:“刘羽刘所长在吗?”

刘羽?他当然在了!虽说这车上最大的干部是科级,可谁最显眼,毫无疑问是刘羽!立即点头:“嗯,在。”

司机琢磨一番回车,冲王艳偷偷说了两句,王艳愕然,冲刘羽道:“小刘,找你的。”

“找我?”刘羽也摸不着头脑,下车后才发现,现场一百多个警察,不是别人,全是交警三中队和流芳派出所的,最前的就是盛林涛和李乾坤,在人群中,刘羽看到了三中队的老人,他曾经的司机罗大宝,嗓门大的王虎,接待室的方小花,副队长陈小慧,更看到了流芳所的人,要献身于他的马玲,治安科的李广年,还有……王小燕。

都是来送我么?望着一百多警察,尤其三中队那些已然叫不出名字的熟悉面孔,在官场一年多,第一次有种心颤的感觉。

“敬礼!”盛林涛和李乾坤肃穆庄严的行军礼,身后一百多个警员齐刷刷的敬礼,声音划破了清晨。

“刘所长走好!”

“刘队长走好!”

两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洪亮而震撼人心,越过了时光,叙说着刘羽与他们之间的故事,遥远而亲切,仿佛就在昨日。

大巴上,低声议论的声音嘎然而止,被这送别的隆重给淹没,许多干部,望着这一幕,心颤之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