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至于河套倒是这盘乱局中的非常之处。这里的局势一目了然:我父扶苏已经被推举为振秦军大将军。我军志在杀回咸阳,讨伐无道昏君,诛灭败坏朝纲的奸臣赵高。因而,我振秦军的口号是‘伐无道,诛奸佞’。我军旗下有精兵五万,由两位能征善战、勇武无比的蒙将军统帅,声威不可小视。”

“况且我父扶苏声名在外,以仁德著称。我父立下“伐无道,诛奸佞”的誓约,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另外,我玄甲军在振秦军中独树一帜,我也是个上马能征惯战的人。我若说不久以后我军即将兵临咸阳城下,我父扶苏即将正位为帝,重续秦室正统。范先生应该不能将此语当作笑谈。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了。”

范无病淡淡一笑:“岂敢将公子的肺腑之言当作笑谈。我范某听闻公子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这天下大势早已在公子手中掌握。”

“掌握谈不上,只是我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罢了。”子婴此语倒不是自谦,而是事实。

范无病听毕,心中泛起一股无来由的激动。他略带颤声地问道:“敢问公子,如何评价吕不韦先生?”

子婴听到此言,此人的来意约莫猜到了几分。他大感有趣,略一沉吟,微微一笑道:“吕不韦是不世出的商业奇才,他将囤积居奇的手段运用到炉火纯青。可惜……范先生可知在大秦谈论吕不韦仍是一种禁忌?”

范无病淡淡一笑:“公子高见!倘若公子与天下人一般见识,认为吕先生是一个大逆不道,居心叵的人。那我范无病今天这趟可算是来错了。”

子婴摸了摸下巴,道:“范先生此话何解?”

范无病略一拱手,道:“公子不但见识超卓,更有独到的商业眼光。据我得知的消息:在这河套地区,最赚钱的行当都是在公子的控制之下。公子还将从关内收购的丝绸贩运到西域,将生铁私盐与西域和匈奴互通有无。可以说,公子如果脱下这套军服,当个买卖人,假以时日,成就绝对远在我和张兄之上。”

“我更听说公子在姑城一战之时,出于感激西域胡商义助守军,免去他们一个月赋税。公子种种举动,显示您有异于常人的胸襟对待我们这些商客。我想,日后公子若能成就大事,定能消除世人对我等重利轻义的偏见,极大提高我们商贾的地位。”

子婴左手扶着头,食指轻轻地弹着面颊。他心中思虑道:这范无病可算得上一个见多识广的大商人,大风大浪应该见识过不少。但当他谈到人们对生意人的偏见之时,仍难掩激愤之色。秦国自孝公以来“以耕战为先“的国策让世人对生意人的偏见颇深,范无病的失态也显示出他心中多有不平……但既然自己在后世知道,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取决于经济的繁荣,商人理当获得与其作为相称的尊重。

念及此处,子婴对范无病笑道:“范先生可真是瞧得起我子婴,提前预祝我早成大业啊。可惜我现时虽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因为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譬如招兵买马,保证给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说到这后半段之时,子婴故意隐去笑意,装出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那范无病抽身出了座位,立在案几前向子婴一揖及地。道:“我今日求见公子,就是想为公子实现并吞天下宏图大志出一把力。”

子婴听到此言,眉头一跳,心中暗爽:费了半天的口舌,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子婴从案几后抽身而起,他握起刚刚表达出效劳之意的范无病的手,道:“范先生一片赤诚,我深感欣慰。”!~!

..

第二十四章 赵高异志

咸阳,一个颇为懒散的下午,一间茶馆。!

台上的说书人刚刚绘声绘色地讲完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试图将介子推逼出来做官未成的精彩段落。台下一片叫好之声。

台上的说书人是个壮年的汉子。他扫视了一眼台下,见都是一些个熟客,并无需要特别警惕的面孔。他稍稍松了口气,双手作势下压,示意听众安静。

说书人的面色突转为神秘,他微微一笑,向台下的人道:“咱这肚子里还有个新鲜段子想给大家说说。但因为这段子讲出来会犯忌讳,我敢说,但大家未必敢听……”

此言一出,台下就立即有人起哄:“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话憋肚子里,小心烂肠子。”

众人听到这么一段俏皮话,不由得是一阵哄堂大笑。

“赵先生有话就说。咱这里的都是寻常百姓。咱们听你说的段子,图的就是一个爽快、乐呵、刺激。即便有点朝廷不爱听的话,咱们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