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参见陛下!”李休与杨农进来后,一起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必多礼,李休你可是朕这里的稀客,今天怎么有空和杨公一起来了?”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也颇为高兴的道,虽然明年可能爆发蝗灾的事让他有些担心,不过大唐每年爆发的天灾**那么多,他也早就习惯了,而且这段时间大唐的运势颇顺,别的不说,光是颉利与薛延陀打成一团的事就足以让他高兴好长一段时间了。

“启禀陛下,臣与杨公前来,是向陛下禀报关于明年蝗灾的事!”李休这时也笑着回答道,说到这里时,李世民也请他们坐下,对此李休和杨农也没有客气,当下与长孙无忌等人并排而坐。

“燕国公可是有什么办法能够防治蝗灾?”听到李休的话,旁边的房玄龄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道,他的话也代表了周围其它人的想法,毕竟在大唐遇到困难时,李休往往能有力挽狂澜的办法,所以这时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一脸兴奋的盯着他。

“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过却不能阻止蝗灾,只能说尽量减小蝗灾带来的损失!”面对房玄龄等人满怀希望的目光,李休也禁不住苦笑一声,随后就把他和杨农之前做的事与对话都讲了出来。

“陛下,驸马已经证明蝗虫并非是鱼卵所化,而是将虫卵产于地下,所以臣希望陛下可以下旨,动员各州府的民力,将蝗虫产卵的地方翻一遍,这样等到冬天时,虫卵就会被冻死,虽然无法完全消灭蝗虫,但也可以有效的减少蝗虫的数量,就算明年真的爆发蝗灾,也可以减少一些损失!”这时白发苍苍的杨农也站起来向李世民行礼道。

听到李休竟然颠覆了蝗鱼互化这个观念,大殿之中的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议论纷纷,不过他们都是国之重臣,又都见多识广,因此倒没有大惊小怪,只是脸上依然还是带着几怀疑,毕竟他们可没有亲眼看到蝗虫产卵的事。

面对这种情况,杨农早有准备,因为他把之前李休挖到的蝗虫卵也都带来了,其中还有几只正处于产卵期的蝗虫,把它们的肚子撕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一肚子的虫卵,与挖出来的虫卵一模一样。

眼见为实,这下长孙无忌等人也终于接受了李休的说法,李世民也同样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道:“李休,多亏了你的发现,才让我们明白蝗虫竟然是自己可以产卵,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像杨公建议的那样,动员百姓翻地,尽量的消灭一些虫卵。”

只不过说到这里时,李世民却再次皱了一下眉头,随后就又有些不太满意的开口道:“只不过关中土地辽阔,哪怕是动员所有百姓,也只能消灭一小部分虫卵,如果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没有太大的雨雪,恐怕蝗灾依然会爆发,所以你还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阻止蝗灾的爆发!”

李世民也有些贪心不足,觉得杨农的办法实在有些太笨了,所以想让李休想个更好的办法,对此李休也是摇头苦笑,他倒是知道可以用农药灭虫,但关键是大唐根本没有农药,除非他是神仙,否则怎么可能阻止蝗灾?

“陛下,老臣这里还有一策,可以减小蝗灾带来的损失!”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杨农再次站起来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

李世民希望李休能够想出一个阻止蝗灾的办法,可惜李休对蝗灾的了解不多,根本无能为力,不过也就在这时,却没想到杨农竟然站了起来,告诉李世民他有一个可以减少蝗灾损失的办法,这让所有人都是吃了一惊。

“杨公快快请讲!”李世民在反应过来后,立刻急切的向杨农开口询问道。

“陛下,蝗灾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在蝗灾发生之时,蝗虫遮天蔽日而来,将田间的作物啃食一空,导致当季的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从而导致饿殍遍地,但如果蝗灾爆发时,对作物的伤害很小的话,那么蝗灾也就不足为惧了!”杨农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怎么可能,蝗灾来临时,那些蝗虫就像是疯了一般,连树叶都会被它们吞噬一空,更不可能放过肥美多汁的庄稼了!”就在杨农的话音刚落,就见杜如晦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不是他不相信杨农,而是杨农的想法实在有些异想天开。

“呵呵,杜相不必急着反驳,如果放在以前,每当蝗灾爆发之时,田地里的庄稼的确会被吞噬一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蝗虫再怎么厉害,也只能只地面以上的庄稼,地底下的庄稼却可以保存下来……”

“红薯!”没等杨农把话说完,旁边的李休就惊喜的高声叫道,他终于明白了杨农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