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大风!大风!大风!”

“大秦!大秦!大秦!”

双方嘶吼着,然后中军开始击鼓,鼓声如雷。

《史记》上说秦军每次再发动攻击都会让弓弩手先射上半个时辰的弩箭,然后在一鼓作气,层层推进,而且秦军作战是出了名的勇悍,不管敌人强大还是软弱,秦军总是进退有度,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铁板一块,绝对不会溃散。

所以白玉广场上的战斗,注定是一场硬仗!

鼓点从缓变急,就看到中军的令旗一挥,双方开杀。

首先是双方军阵传来崩崩的弩机发射的声音,接着是空气中响起一片嗖嗖的破空之声,如飞蝗一样的箭矢彼此对射。

第一次交锋拼的是军阵的防御里,防御力的主体就是刀盾手,早在弩机发射之前,双方军阵中的刀盾手就将防御力最脆弱的弓弩手护裆起来,至于长枪队与战车队本身就配备有盾牌,而且盾牌比刀盾手的要坚硬巨大的多,所以他们几乎不会被箭雨所伤。

箭雨攻击只持续了三四个回合,然后双方的弓弩手便迅速后撤,从主力变成了辅助力量,箭雨过后,就该短兵相见了。

首先死双方长枪队的交锋,因为旗鼓相当,所以双方的打法还是比较保守求稳的,双方的侧翼并没有趁机掩杀过来,而是如磐石一样守护着军阵的两翼。

长枪队的交锋拼的是士兵素质,这个时候不死秦兵的优势显露出来了,他们力大无穷,而且反应灵敏,都是以一当十的存在,而是他们吃了不死药,只要不是致病的伤害,他们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初一交锋,陶俑兵的长枪队就全线崩溃,而不死秦兵则好像死人一样碾压而过,看到这里,我心中一沉,炼气士果然厉害,若是我们面对他们估计也会不敌吧,毕竟他们数量太多了。

陶俑兵首战遇挫,突然中军的令旗改变,只见刀盾手掩护着长枪队向两翼退开,陶俑兵的主力战车阵直接冲了上去,站车阵周围都是趁势掩杀过来的骑兵队,单兵能力再强也怕重型装甲的冲击啊。

不死秦兵的长枪队来不及应变,瞬间便被战车对冲散,而随行的骑兵则很随意的手中的钩戟收割着不死秦兵的人头,然后别在腰间,那是他们荣誉的证明。

第三百一十二章佳丽三千(下)

两军交锋,数十个方阵互相冲杀,陶俑兵的实力稍弱,但是胜在战术多变,厮杀到最后双方进入胶着状态,打起了消耗战,你看我一刀,我捅你一枪,就看着双方挨个往下倒。

两个时辰后,双方中军才吹响了收兵的号角,两军互相收拢,缺战且退,从胶状状态中分离开来,而此时双方只剩不到两千残兵,八成兵力都变成了尸体铺在广场上。

长生不死,究竟怎么才算长生不死,这些不死秦兵吃了仙草,活了几千年依然年富力强,但是当他们身首分离依然会血喷如注,变成死尸。

后来我才知道哦啊,这些不死秦兵并非真增的长生不死,他们吃了仙药延缓了衰老,消除了疾病,所以能够数千年不死,但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长寿”而已。

这场战争注定了惨烈,重整旗鼓后,双方中军重新擂起了鼓点……

一个小时后,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了,看着躺在白玉广场上面密密麻麻的尸体,我不禁喟叹,都说秦兵凶悍,今天总算见识了,竟然能偶战至一兵一卒,仍然战意不减。

“徐福,寡人来了!”秦始皇冷哼一声,负手而行,一步一步向台阶下面走去。

我们忙回过神来,跟在秦始皇身后,心里有些彷徨又有些期待,徐福,终于要见到徐福了,徐福在这种水下阿房宫设计了层层机括禁制,难道当初建造水下阿房宫的时候他就已经算到今天会有此劫吗?

估计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沉睡了几千年的秦始皇竟然能够重生,而且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他徐福报仇。

我们穿过层层亭台楼阁,几乎每栋建筑里面都或坐或立着两三位美人儿,她们身穿华丽的衣袍。一动也不动,甚至眼睛都没有眨过一下,我看了不觉好奇,便问诸葛亮,这些宫女究竟是真是假,为何一动不动呢?

她们就是当初的三千童女,不过为了便于管理,徐福便将她们炼制成人蜡人,这样她们永远都能保持美丽。

诸葛亮的回答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徐福是个大变态了,有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一个活了一千年的人,从心理学上讲他还是不是人,是不是人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应该会是心理变态。

终于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