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骑墙派 (第2/3页)

!”

黄芳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道:“大人想的周到。不过如今安陆侯吴杰在岳州还有三万兵马,瞿能父子屯兵镇远,布政使大人也有重兵镇守武昌……大人何不联系这三位大人同来,如此更是万无一失!”

练子宁摇头道:“你的想法确实更为妥当,不过他们三人都是朝廷指派,身上负有重任,没有陛下圣旨,我也不能相招。何况等朝廷明旨削湘之时,必会令他们赶赴荆州,我们就不用为此事劳心了。”

练子宁此举,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来湖广算是夺了湖广布政使的权,湖广布政使司上下对他练子宁可没有好脸色;吴杰与瞿能父子虽也职在削藩,但他们却是武勋将领,改制新政之下,武臣对文官是个什么态度,他清楚得很。若让他们三方都派人来,必分削湘之功。

在练子宁看来,他在荆州能够指挥动的兵马不下五万,而湘王府只有被削弱的湘王三护卫,即便加上永兴屯所有的军户,兵马也不过一万左右,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

退一万步说,即便湘王父子果真长了三头六臂,自己的五万人马也不可能一触而溃,往最坏处走,也不过是两军对峙。只要自己围住荆州,固守江陵,到时候吴杰、瞿能的兵马赶来,同样能将造反的湘王一家碎尸万段,怎么都坏不了大局。

文官势大,练子宁又有朱允炆的圣旨在身,黄芳只有点头听命的份。见练子宁一意孤行,只得拱手道:“既如此,我这段时间就入驻荆州卫亲自统兵,至于荆州府衙与朝廷方面的事,就有劳练大人了!”

二人商议完毕,各自散去。黄芳来到荆州卫演讲、操练到太阳下山后,才回到大帐中休息。

“为什么会心中不安呢?还有没有遗漏之处?计划很完善了啊。”黄芳双眼望着大帐的顶端,口中喃喃自语,大脑紧张地思考着。

可是越是思考,心中的不安却越是强烈,好似大难即将临头一般。

到底哪里没有考虑清楚!?

朝廷富有天下,拥兵百万,粮草充足,且占据大义;而湘王纵然骁勇,荆州固然繁华,但毕竟只是由商人促成而已,这些一身铜臭的商人即便跟随湘王造反,能增加什么胜算?

对了!繁华!是什么让荆州变得如此繁华起来的?听说是湘王世子朱久炎弄出的柳林州港口,利用的是长江水域!

是了!

他终于知道自己漏算了什么,是水路!

朝廷虽然将荆州团团包围,但长江之上却没有多少水军!荆州的柳林州港口与落山鸡港早已超越京城,湘王府弄成的两个港口,会没有水军吗?

想到这,黄芳顿时不寒而栗,“蹭”地一下坐了起来,眼中充满担忧与恐慌。

要报告朝廷吗?

不行,晚了!

朝廷的水师在长江中下游附近,等他的奏报送到京城,再到朝廷拟定新的计划,派出水师,估计都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也不能揭发湘王府!

要留有退路,只能见风使舵了……

即便湘王府夺了天下又怎么样?湘王可是太祖之子,我黄芳到时一样是都指挥使,说不定待遇还能恢复从前呢。起码不用被这群不懂军事的文官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拉完屎后,还要用各种形容词说出这屎如何好吃。

就这么定了!

无论你练子宁怎么折腾,怎么与人争斗,我黄芳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个泥塑菩萨!只要你别让我直接出面就行。听你的命令,每天巡查、掌军,事事照做不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此,则两不得罪,真到明火执仗开打的那一天,若朝廷强,自己就继续听朝廷的号令;若湘王府势大,则自己也可以寻机反水,反跟湘王。

打定主意后,黄芳顿时释然。第二天开始,他便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歇,看似为了整治荆州卫而费神费心,实则都是表面功夫,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练子宁看罢了。而暗中,他则密切地关注着荆州城内朝廷与湘王府之间实力的消长,以决定自己的最终选择。

与黄芳有同样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不仅是武将,文官又岂会全与朝廷一条心?权力总共就只有这么多,以黄子澄、方孝孺为首的改制新贵派走上核心舞台,代表着旧有势力会被他们挤下台去。

谁又甘心被排斥、被冷落在一旁,失去权柄呢?湖广布政使庞荀对削藩之策不就一向比较暧昧吗?

……

武昌城。

庞荀在湖广当了多年的布政使了,若要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