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不给机会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跑不跑得过鬼魂?逃命的时候并不一定要跑得过敌人,只要跑得自己人就好!

只有盛庸还能保持理智,但他也没有了任何雄心壮志,这个时候别说是去攻击江夏城了,他现在也只想着保住一条命逃回大冶。

湖水平静,无数官军士兵泅水逃生,但他们刚游到对岸,对岸树林里也杀出一支伏兵,这是叶信募来的新兵。他们在老兵们的带领下,杀得官军是士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时,数十名骑兵纵马疾奔,高声大喊:“世子殿下有令,扔掉武器,跪地投降者免死!扔掉武器,跪地投降者免死!”

湘军两面合围,使得官军士兵无处逃生,只得纷纷跪地投降,三大湖泊的两岸到处是跪地求饶之声……

盛庸虽然逃得很狼狈,但因为簇拥他的直系部队都有战马,还是一路逃出了埋伏圈,或者说,也因为他逃跑的目标十分明确,不是漫无目的地瞎跑,而是认准了回大冶城的来路。

其实单纯论逃命的话,往东北方郭英大营那边显然要更好一些,东北方向一路坦途,也更好逃跑一些,而且这么多人四散奔逃,湘军未必会分骑兵追击。

可大冶这边丘陵高低不平,石块凹坑之类的障碍也多,对于湘军来说却是更利于追击。

选择危险的道路,这是因为盛庸心里还有搏上一搏的想法,他心里还想回到大冶城稳定一下局势,往西征大营跑或许很容易保命,可是郭英与魏国公的信任如何报答?现在已经愧对他们了,再只顾逃命,即便不会因为军法砍头,盛庸自己也会良心不安。

盛庸不顾反对,让亲兵亮出了自己的旗号。盛庸的旗帜还是有些效果的,那些毫无方向的四处乱窜官军看到盛庸的旗帜,本能地跟随盛庸的队伍跑了起来,而后,向南逃窜的兵马越来越多,最后居然意想不到的纠集了三万余人马。

三万溃兵集中一处向大冶城逃窜,但这聚集一处的大股敌军也很快落入了朱久炎的视线当中,他可不喜欢给敌人翻盘的机会。湘军在朱久炎的命令下放弃了一路上的溃兵,死命地朝盛庸的尾巴咬去。

身后的蹄声骤起,落在最后的溃兵回头一看,立刻就是亡魂大冒,还不等湘军追上冲击,聚成一团的溃兵再次轰然四散。

也是得益于脚下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地形,散到道路两边的溃兵虽然跑得磕磕绊绊,但等到身后的湘军追得不太急的时候,

这溃兵还可以再次往盛庸的身边集中。

虽然这些溃兵没有转身进行抵抗,但他们逃跑起来也没有任何秩序,形成了一种乱糟糟堵路的方式,这使得朱久炎一时间倒真的无法越过他们,追到前面的盛庸。

刚才的铁血埋伏是战胜的需要,可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溃兵,这些不是外族,都是大明的士兵,能俘虏的还是尽量俘虏的好。

于是在通往大冶城的官道上,盛庸身边的三万溃兵聚聚散散地循环着,一会儿多,一会儿少的,向着南方滚动,虽然途中不断地有掉队被俘的,但是主体还是在滚滚向南。而后面朱久炎率领的湘军,也只好时不时地快速前冲击一下,将聚在一起的溃兵打散一波,顺便再俘虏一批堵路的,同时喝令跪在路边乞降的溃兵,等待后边上来的湘军步军接受俘虏。

追追逃逃之下,聚集在盛庸身边的三万溃兵,就像暴露在太阳下的一坨大冰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融,却又始终存在。

正因为盛庸的一路坚持亮出旗号,还有一路上的溃兵阻挡,盛庸一行才得以顺利逃脱,逃回了大冶城。

不顾守城士兵的震惊眼神,盛庸带着万余溃兵狼狈不堪地逃进了城门,马不停蹄地冲进了城门楼中。

“八万大军,还没有摸到江夏一根毫毛,就只剩了一万!!??”

这句话完全不足以表现陈晖的震惊,只是作为盛庸的副手,张牙舞爪的质问自己的正职,比如“八万大军难道是纸糊的,怎会败的这么快?出城还没有两个时辰啊……”,这些显然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湘军太会计算,我着了他们的道了!呼呼呼……他们号令严明,军械犀利,更有精心布局,我军将士误以为遭遇了鬼怪袭击,完全落入了算计之中……”

盛庸猛地灌了口水,一边说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哪怕在寒冷的冬季,他全身上下也一直在流淌着豆大的汗珠。一路奔逃过来,盛庸没有丝毫的时间可以顾得上擦一擦汗,在和陈晖商议大冶的城防守备事宜之前,还得先回应一下对方的震惊。

“湘王府是个难啃的骨头,这一点我们早就料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