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这可是宝贝,当陈墨和无崖道人出现在翔鸾阁,皇帝立刻让景丘把军事舆图全部收了起来。

陈墨竟然做了道教护法,皇帝很好笑,不过当着无崖道人的面也不能说什么,陈墨和无崖道人施过礼,三人就坐。

道门有相当完整的仪式,早期道教教派主要在民间活动,所以参与民间的葬礼几乎是应有之义。比如墓门解,解除复连,都是经常性的活动。而在以后在的发展中,华夏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强调经过道士作法,使亡者早升天堂,使已亡的祖先早日脱离幽冥之苦。这类活动很早就成为民间常行的风俗,到了唐代,玄宗时规定,不准士庶之家平时与僧尼道士往来,但在家中的吉凶需作斋时要先于州县陈牒通知寺观,才能准许前往。凶事用僧道,早已成俗,皇家也不例外。

这次,无崖道人让陈墨带着他过来除了和皇帝套近乎,主要是为了做法事。光启皇帝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法事,不过做的却是佛家法事,无崖道人怎么会让佛家压自己一头,既然回来了,目的很明确,就要让道家光辉照耀宫廷。

道教佛教的神好像数不清,比较符合华夏百姓的要求和想法(处处有神)所以道教佛教是主流教派。道教尊老子李耳为教主,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

佛家道家都一样,请僧人和道士并没有什么规定。皇帝没有任何为难和抵触,何况道家还是国教。

事情办妥,无崖道人很有风度的告辞而去,风姿仪态完全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不一样,竟然真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这让陈墨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在他眼中很无用的道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人不露相了。

“果然和大郎说的一样,杨复恭这个老奴想要学田令孜,朕岂能容他!”翔鸾阁内只剩下了两个人,皇帝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一脸的恨意表情。

。(未完待续。。)

第256章 国舅发飙

“他翻不了天,京师有神策右军与龙武军,也有天成军,外有大将军坐镇。陛下还要等,等等再看,到时陛下给微臣一个机会,让微臣来做这件事,也让我风光一下。”

“你已经够风光了,这件事等等也好,省的别人说朕凉薄,过河拆桥。”皇帝显然已经看透了,宦官果然无法改变那种执掌一切的也野心,只是现在的机会不好,刚刚即位,兄长尸骨未寒,只能等等再说了。

“杨复恭可是最有势力的宦官世家的成员,他的祖先在神策军充当高级将领近百年之久。经历和一个普通的朝廷官员是很相似。在被原枢密使杨玄翼收为养子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很多地方的监军使,并在镇压庞勋叛乱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党羽众多不说,还有立陛下之功,必须慢慢来,也好名言正顺。”

陈墨说的也是皇帝担心的问题,抑制宦官的势力这件事必须慢慢图之。现在不急于一时,让杨复恭折腾,折腾的越耀眼越好,也好在将来给他多一些罪名。

“前日朕的阿舅对朕说想要讨一个节度使,朕征求杨观军的意见,杨观军说先前有吕产、吕禄败坏了汉朝,武三思危害了我朝,节度使把持一方,集军、政、财权于一身不可让外戚作地方执政,以免尾大不掉。陛下若真的爱护阿舅,一定要给什么官职的话,可以给个品级高些的闲职,不能让他去作节度使。不知子涵怎么看?”

外戚做节度使的确不是一个好主意。但陈墨可以理解皇帝,皇帝是人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亲厚的人。王瑰是惠安太后的弟弟。两任皇帝的亲舅父,惠安太后当年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宫女,当年在险恶的宫廷中过的很不容易,皇帝的舅父王瑰无疑给了很大帮助,现在惠安太后已然作古,皇帝要照顾自己的舅父这也是人之长情。

“这要看陛下的意思,也要看国舅的能力。若是有能力,可以给一个不太重要的节度使,这未尝不可。”

陈墨说的在情在理。稍加思索,皇帝点头:“朕明白了。”

历史上的这位皇帝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皇帝,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个聪明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皇帝的哥哥唐僖宗造成的,现在一切好像很不一样,有着巨大助力的皇帝已经和历史上那位皇帝完全不同。

君臣二人在算计,看似越来越强的杨复恭其实早就在可控之中,这种默契的算计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