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和观察使,皇帝开口,无论真心还是假意,这些人怎么也要意思意思。这其中尤其是左睿,左睿占据了两镇之地,皇帝恩宠,左睿肯定支持,加上各地对皇帝进行一下支持,羽林卫重新建起来很容易。

“陛下言之有理,但请陛下也要注意一些事。”也不管处于错愕中的杨复恭,杜让能再次开口。

“爱卿请讲。”皇帝露出一丝笑意。

“这次重建羽林军是各地方自愿捐助,不可强行摊派,还请陛下谨记。若是各地方捐助的钱粮不够,那就请陛下暂时等待,重建羽林就要延迟。”杜让能一脸严肃。

“这是自然,岂能强行摊派,若各地方捐助的钱粮不够,朕就再等等。”

“陛下英明!”

“陛下言之有理!”

“陛下。。。。。。”

。。。。。。

这些文官太残忍了,根本就不管心中愤怒的杨复恭作何想法,他们再一次冲出来,立刻就是一通唾沫横飞。

这就是胜利的感觉,胜的轻而易举!陈墨果然是一个习惯胜利的人,他出的点子高明的让皇帝收起了笑容:“诸位爱卿,此事就这么定了,朕立刻颁旨,相关文书由杜相起草。。。。。。”

。(未完待续。。)

第277章 捅还是爆

六军统领李顺节完全成了皇帝的“嫡系”,杨复恭恨得直咬牙。

可惜,李顺节根本不在乎,皇帝的大腿才是最粗,李顺节不会舍弃皇帝拼命抱杨复恭的大腿。随时随地,李顺节身边都有亲卫保护,杨复恭根本就对他无可奈何。就像得罪了杨复恭的户部尚书张浚那样,随时都防范自己被暗杀都没事,手握重兵的李顺节怕什么?

何况,皇帝继续再给李顺节壮胆。

就在皇帝希望各地捐助重建羽林卫,文书下发的同时,李顺节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升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

削弱宦官权利,提高宰相和文臣地位与权柄的事情进行的按部就班。就像滴水穿石,每一滴水落下来都会有它的作用,都会子在石头上留下痕迹,时间会让水凿穿石头。

就在杨复恭感到危机重重的同时,南方战事有了新的变化。

朱全忠扩张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十月,朱全忠部将朱珍进攻感化军节度使时溥。

光启三年时,朱温与淮南的杨行密素不和,遣兵征伐杨行密时,要向时溥借道徐州,但时溥拒绝,于是朱温出兵讨击时溥。从此徐州、泗州、濠州一带战争不息,百姓无法耕种,又遭水灾,百姓死亡甚重。天平军节度使朱瑄遣使劝朱温不要和昔日共同对抗秦宗权的盟友互相残杀,但朱温恼恨时溥私通孙儒,根本没有听从。以至于和朱瑄也产生了嫌隙。随后朱瑄的堂弟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也参与进来,于是乎,朱瑄、朱瑾和朱全忠反目成仇。和时溥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朱全忠。

十月中旬,朱珍击败时溥,取沛、滕二县。

南方和东部的混战开始,没有什么大事处理的皇帝也有了兴趣。

一张新式地图摆在案几上,皇帝伸出手怕打着案几:“我看这忠武军也该用一用了。”

“陛下难道想参与东南线战事?西川那里够耗费钱粮了,进入忠武军可以牵制住朱全忠,可问题是。钱粮哪里来?最重要的是,代管忠武军的赵昶可是依靠的朱全忠。”

“你不是说忠武军节度使赵犨病重,现在赵昶也病了。赵犨和他的儿子赵珝很忠心吗?”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陈墨:“就别让左将军骚扰河中了,我们进入忠武军怎么样?”

忠武军是东都洛阳的东邻,宣武军的西邻,正好夹在中间。而忠武军的南端就是淮南。一旦左睿进入忠武军地界就等于去捅朱全忠的屁股。用陈墨的话来说就是要爆朱全忠的菊花。这位皇帝陛下的雄心可不小,也很会看时机。

“陛下,这爆菊花的事太大,战线太长,军资补给困难,就是赵犨父子支持,我们能坚持就多久?这样做不稳妥,还不如捅一下朱全忠的菊花来得好。”

“怎么捅?捅哪?快说!”

这位皇帝算是被陈墨彻底教坏了。爆菊花、捅菊花全部学会了。

“陛下,若是朝廷军队很强。赵家父子就会很忠心,若不强就不会忠心。能够在这种险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赵家要生存就要会看势,这就是能够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进入忠武军的时机看似不错,实际上很危险。赵家父子无法确定,朱全忠也会全力反扑,因此这很不合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