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的念头。

应该说,引起*的直接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官僚主义者独断专行,滥用职权,引起工人要求企业领导人承担责任或要求撤他们的职;有的则是工人要求企业领导人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工资,等等。

*最常见的导火线是工人对收入的分配不满。据统计,克罗地亚共和国1979年发生了31起*,1980年发生了50起*,其中由于对收入的不满而引发的*次数占这两年*次数的78%和84%。伊万?雅科波维奇:“工人*的基本原因”,《我们的课题》(Na�e teme)1981年第7~8期,第1054页。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6)

工人*次数最多的部门是建筑业,其次是纺织业、五金工业和矿业。这些部门的劳动条件一般都比较差。无论从地域的意义上说,还是从各个部门的角度看,大多数*并没有包括全行业或整个企业,也不包括全体工人。从持续的时间来看,大多是几个小时,超过一天的*较少,只有少数*持续几天或更长时间。从*的方式来看,60%以上的*发生在工厂或矿区内部,没有上街*。但是,由于*次数增多,参加人数也在增加,甚至出现了有组织有领导的*事件,*工人不仅提出了经济要求,而且也提出了政治要求。

在南斯拉夫,政府当局对*一般采取宽容克制的态度。在政府当局与*工人对话和谈判之后,往往满足了工人的要求。当然,*终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尽管政府部门不去禁止或*,常常是努力劝阻和防止*。

南斯拉夫工会联合会在对待*的态度上是有分歧的。有的认为*不合常规;有的认为是正当行动,是反对官僚主义的一种方式,是工人们表达不满情绪的方式。

南共联盟认为,在法律上和道义上不能确认工人*的权利,但承认*是一种无法按通常途径加以解决的冲突,因而主张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解决*的行为准则。南共联盟表示在原则上反对*,指出:“在我们的自治制度下停工不可能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途径”,而只会“取消自治的决策和推迟社会经济的进步”奈察?约万诺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国1958~1969年的工人*》,第230页。。

南斯拉夫宪法不承认工人*的权利,1974年的联邦新宪法并未写入工人有*的权利。但是,*也没有被宣布为非法,而被看做是工人对那些侵犯他们合法利益和权利的不满与反抗。1971年第二次自治者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自治者法典草案》,规定在严格限制条件下*的合法化,但对*提出了下列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必须在正式会议上通过,工人要在*前一个星期通知管理部门和区议会,以便成立仲裁委员会,未经许可的*应取消。1971年3月7日《新闻周报》(NIN)有关《法典草案》的报道和评论。另外,凡从事具有普遍社会利益的业务部门,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公路运输、邮政、电报和电话业务等部门的工人,以及在国防和机要部门工作的人员,没有*的权利。

图7…5第二次自治者代表大会(1971年5月8日)

1968年的*

南斯拉夫最早的大学生抗议活动发生在1968年。当时萨格勒布市的学生因食堂伙食不好,开始示威*。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南斯拉夫国内工人*事件的增多和知识界争论的加剧,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被卷了进去。1964年,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知识界关于国内问题的争鸣活动。1966年12月,贝尔格莱德市几所大学的学生上街*,同警察发生冲突。当时他们正举行抗议*,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轰炸河内。借这个机会,有的学生提出了与抗议美国侵越活动不相关的矛头指向本国政府的口号。1967年在萨格勒布也发生了学生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摩擦。

1968年上半年,在南斯拉夫爆发了名副其实的*。6月2日,贝尔格莱德大学生开始示威*。几天之后,*示威活动扩大到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萨拉热窝等地的著名高等学府,形成1968~1971年期间群众性的学生*和示威活动。这次*的发生,既与青年学生情绪容易激动以及他们对社会上许多不公平现象不满有关,又受到同一时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学生运动的影响。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7)

其中,贝尔格莱德的*最有代表性和规模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