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懂得从侧面下手,行事沉稳有续,陈如峻对妻子这位内侄女又添了好感。

说尽了最后的话,慕容薇款款立起身子,冲着陈如峻行了家礼:“阿薇委实喜欢玉屏山上青莲台的景致,若父皇与姑父相商,恳请姑父一力玉成。”

放下心中大石,慕容薇深信,以姑父的睿智,已然听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陈如峻起身相送,郑重地对慕容薇点点头,语气很是郑重:“今时今日,姑父无法给你什么保证,只能答应你,在某些时候,小小动用内阁的权力。你说的这几个人,我都会留意。”

几乎瞬息之间,陈如峻就有了最好的打算。

春闱放榜,长子已然高中,因儿媳生产,暂时还未外放。以自己在内阁的便利条件,再与夏阁老、汤阁老二位私下通个气,任命儿子为常州太守并没有难度。

长子坐镇常州、二子任职淮州,以陈家在江阴地带的人脉,动用黑白两道的关系,想查几个人的来龙去脉,简直手到拈来。

官场运营,这些东西他不能与慕容薇细细分说,只露出成竹在胸的微笑。

顺带着连玉屏山的地,陈如峻一同给慕容薇打了保票,要她静候佳音。

陈府里的热闹与喜庆、姑父对西慕霞的踌躇满志、玉屏山铜锡矿地带频频传来的好消息,还有即将到来的自己的生辰,一切落在慕容薇眼中,都令这个崇明八年的夏季来得格外有着生气,与安国王府的寥落显然是鲜明的对比。

苏暮寒与苏光复四处受制,埋在宫里的暗子等闲不敢挪动,罂粟的买卖暂时中断,千禧教的活动从明面转入地下,以及由此而来的银钱上的亏空,都令苏光复有着深深的挫败,仿佛处处捉肘见底。

小主子年纪轻,苏光复更想做那个辅佐了文王又辅佐武王的姜公,步步替他算计。万不得已之际,苏光复出心腹从苏家老宅取了玉玺,嘱咐他远走康南,深入到十万大山腹地,寻求当年苗王一脉的帮助。

内宅里楚朝晖不理世事,却是整日无精打采,靠着养花与刺绣来打发时光。

六月初六那日,艳阳高照,正是开库房收拾整理的好日子。

记挂着楚朝晖曾吩咐过,要一起收拾将军的外书房。辛侧妃用罢早膳,便去楚朝晖房中请安,顺带着提醒她一番。

苏暮寒刚给母亲请过安,今日要与苏光复去见几个千禧教的人,还要商议苗疆的秘行,便编着谎话哄楚朝晖说今日有几个好友约着骑马,要去一趟京郊的跑马场,要母亲不必等自己用午膳。

话里话外听不出真假,楚朝晖貌安娴地笑着,似是无心地嘱咐儿子多带几个人,又顺带着问光复先生是否随行。

苏暮寒替母亲剥着早晨刚采摘的新鲜莲子,笑着答道:“儿子想介绍几位朋友给光复先生认识,便请了他一同出行。”

这一对表叔侄如今已然寸步不离,楚朝晖心里说不出的憋气,却无法开口阻挠。照旧是几句小心谨慎的话,楚朝晖说完了,便无奈地放儿子出门。

苏暮寒与辛侧妃在母亲房外的芜廊下碰个正着,辛侧妃后退几步,避在西府海棠之下,让出中间的通道,又向苏暮寒恭恭敬敬请地请安。

苏暮寒脸上挂着温和又拒人千里的微笑,望着辛侧妃的目光宛然便如路人,只平淡地说了句:“侧妃请起”,便径直从辛侧妃旁边走过。

早晨的轻风带动辛侧妃腰间银蓝色的束带,软软地荡了两下又无力的垂落在裙裾上,似她此时无可奈何的心情。

飘萍无根,无所依傍,瞧着世子这般冷淡的模样,辛侧妃一股怅然油然而生。

看着今日,更可以想见以后的数十年。辛侧妃无声叹息,打起精神要立在廊下的丫头替自己通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守望

楚朝晖精神还好,早早命管家寻出了丈夫外书房的清单,正拿在手里摩挲。

见辛侧妃来得早,留她略坐了片刻,吩咐完了明珠去清点库房,楚朝晖便由辛侧妃服侍着,两人一同往前院走去。

外院里有仆从进出,两人自然不便直接出垂花门,便从苏暮寒的沧浪轩穿过遇园,踏着那条泥金小道往苏睿的外书房走。

官家早已等在院子外头,见楚朝晖来到,便上前行礼,拿钥匙开了外书房的院门,恭着身子请她入内。

外书房里院子里植着一棵挺拔的碧梧,绿盖如伞,在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