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蹲室膊淮戆。�蛘呖纯匆残邪。�

告别刘家成后,看着手上关于他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财神投资”的手续资料,周兴盛满意的笑了笑,有些感慨。

其实,开办第一家公司,周兴盛想的不是什么投资公司。只不过,在他琢磨自己要开什么公司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压根没有做过生意。

一家公司,从弱小开始发展,然后壮大,最后到成功,需要的精力以及智慧不可想象!

别看某某成为了超级富豪,成为了上市公司主席,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报纸杂志上写得花团锦簇,奋斗啊、努力啊、挣扎啊、成功啊·····,写得煽情无比,旁人看了也觉得热血沸腾,羡慕妒忌恨到要死。

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看报纸,考杂志,看报导,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某某的成功,至于成功背后心血的付出,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心里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只有成功后的人自己知道自己事。

正所谓人如饮水,冷暖自知。

换做是前世的周兴盛,他看着这些报导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这一世重生而来,如今又即将开办一家公司,他才竦然而惊,醒悟到自己必须要懂得这些,不懂也要懂。就像刘家成说的那样,开公司不是在玩过家家,不是经营不善说句不干了就可以完事的。

而想到这些,周兴盛突然间就发现自己明白了一件事,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既然他自己没有开办过公司,也自觉不是打理生意的料,那么非要开公司赚钱的话,要么就聘用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理公司,自己当个不管事的董事长就行了;要么就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他出钱和别人成立一家公司,他占有股份而已,并不管事。

两种选择,周兴盛选择了后一种。

当然,认真来算的话,两种选择其实就是一种了,因为投资公司的话他也不会管理,他只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出钱投资那些在后世蓬勃发展的公司而已,还是需要职业经理人来帮他打理。

而且,想到第一种办法的时候,他想的是开一家公司专注于某一行,难免有些限制了。

开投资公司多好,可以投资多个不同的公司。只要你有钱,随便哪个公司都可以投资,就算那个公司不欢迎另外的投资者加入,但钱到了一定的地步可以通神,更何况只是人?钞票砸过去,总有人愿意充当“带路党”!

另外再想一想,投资公司旗下,下辖了诸多大型公司的股份,完全就是一副超大型集团的架势,甚至于组成一艘企业界的航空母舰,横跨地球上所有的产业链。而他,就是这艘航空母舰的最高首脑,这份威风劲,还不爽呆了。

所以左思右想,很干脆的就决定成立一家专业性质的投资公司好了,自家不从事任何实业的经营,只是出钱投资而已。

可以用一个前辈的例子充当参考:高盛投资!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十四章 杠杆一比一百

“徐生,如果我要用孖展账户炒作美元的话,能给到多大的杠杆比例?”

九龙,汇丰金融证券公司的vip专区内,周兴盛找到了徐少杰,他要询问一下炒外汇的杠杆比例问题。

按照如今他手上的那五十五万港元,至少保证要给到一百倍的比例,他才能获利千万港元。

徐少杰则暗暗惊讶,一是惊讶周兴盛居然没有随口一说,真的要炒作外汇;第二个惊讶的就是周兴盛这一问,听周兴盛的语气,似乎杠杆比例需求很大才能满足。

不过惊讶归惊讶,专业素养还是让他马上就回答道:“杠杆的比例一般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设定的,不过事先我们也会提醒客户,比例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当然,杠杆的比例也要考虑客户的条件,条件达不到,比例也不能设定太大,以防风险。”

周兴盛点点头,没说话,果然,徐少杰接下去又详细的说道:“我们公司给予的杠杆比例,有一比十、一比二十、一比五十、一比一百、一比两百、一比三百、一比四百,甚至还有更高的。至于实际上要用哪一种比例,就看客户需要哪一种比例了。”

“等等,你前次不是说至少一比二十吗?怎么现在又出来一个一比十?”周兴盛注意到了一个事情,眉头一扬,疑问道。

徐少杰笑了笑,解释道:“上次我是这样说过,不过也是我忘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这里是香港。因为香港证监会有过明文的法律规定,外汇杠杆比例不能大于一比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