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2/4页)

了自己儿子的戚景通,注意力是再一次的集中到了李文轩的那边,突然一问道:“不知李大人是何门何派?”

听他这一说的李文轩,立马想到自己是有道士的身份,而这一收了徒儿,就算是要开山立派了。自己不能说,他是无门无派的野路子,于是灵机一动道:“陛下御封了小道为乾坤真人,那么自然就是乾坤派。戚继光就是我乾坤派的大弟子。”

点了一下头的戚景通,想到今后要是有人问及自己的儿子是拜在何人何派门下,那么自己也好对答。站在一侧的戚继光,欢欣鼓舞道:“我是师父的大徒儿,那么从今以后进我乾坤门下的人可都得叫我一声大师兄了。”

倒是没有想到要广收门徒,只是呵呵一笑的李文轩,顺着他这话道:“是这一个理。今后,你这一个当大师兄的人,可就要加倍努力,以便给师弟师妹们树立起好榜样。”

一想到有人叫自己“大师兄”的戚继光,美滋滋的不停点头道:“师父放心,光儿一定会刻苦学习,好让后进门的师弟师妹们清楚的知道我这一个大师兄可不光是先他们一步拜在师父座下,而是要在这本事上面远远地超出他们。”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34章 乾坤派(二)

和戚景通是聊了好一回子的李文轩,自然是不会和他说一些谈论天气如何的废话。知晓对方是神机营副将的他,不会错过这一个机会请教一番关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军务方面的事宜。心里明白双方都已经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戚景通,无所保留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聊到是夜幕降临,非要留下他吃饭的李文轩,还有所意犹未尽的样子,毕竟身为男子的他,对于军事方面感兴趣也是在情理当中。不好推辞的戚景通,只得答应下来。相当开心的李文轩,吩咐芍药去准备晚膳。

应诺了一声的她,不知道李文轩是要在那里摆下宴席,便多嘴的问了一句道:“老爷,你打算是在兰心阁还是这里用晚膳?”

和戚景通是聊得兴起的李文轩,不想多挪动步子走远,顺嘴吐出两个字道:“偏厅。”应诺了一声“明白”的芍药,是才退出正厅,下去吩咐厨房和小丫鬟们准备了。老老实实站在自己父亲身边的戚继光,表现的很是安静的在听他们所讲。虽说自己对于他们二人所谈到的绝大部分内容听不懂,但是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戚老将军的实战经验果真丰富,着实让晚辈佩服不已。”仔细听取戚景通滔滔不绝谈论军事的李文轩,内心里面着实受到了不少启迪,颇为感慨的实话实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没有因为这一番赞美之词就表现出飘飘然的戚景通,有自知自明道:“李大人实在是谬赞了。戚某本就是一介军人,自是熟悉这一套理论。让我没有想到得是李大人竟然也会对军务感兴趣。不但如此,你对我大明军队广泛使用火器的看法,不但让在下茅塞顿开,而且颇为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让火器在整场战争中唱主角的想法,确实别出心裁。”

脸上浮现出淡淡笑容的李文轩,心里面是想,自己可是几百年以后的人。不敢说十分熟悉明朝军队的战法,但是也能略知一,二个大概,毕竟影视剧,相关书籍中也多多少少提到过。加上,他可知道后世的战争逐渐发展成不会再有冷兵器唱主角,而是一场立体多兵种配合的战争。冷兵器在战场上面的没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当下注重火器的广泛使用既是大胆的想法,又非常具有先见之明的。

与此同时,知晓这一时代内的火器还没有发展特别成熟的李文轩,相信在战场上面唱配角的它们,不是不堪用,而且看如何去用,毕竟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自然使得作用有限。在战争中,单一兵种是不适合战争的发展,而只有多兵种协同作战才是最终的发展趋势。若真是目前的火器只能起到“表演”作用,想必明朝的最高统治者也就不会让神机营成为京师三大营之一,并且用于拱卫京畿了。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李文轩,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东西是和盘托出道:“火铳,大将军炮,之所以没有全面的装备明军,便是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虽说火器的明显劣势是不利益近战格斗,但是它的优点显而易见的也极为突出,便是远程攻击。要是在火铳枪上面配上一把可用于近战的刺刀,那就可以大大地改善这一个问题。刺刀的长度在二十到三十厘米,而不是当下火铳上面装得矛头。这一个关键性问题要是能够得以解决,火铳手就不用身背一把大刀或者于长矛手配合,那么就可以独立用于抵挡敌人接近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