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同时陕西蘸水面的面,通常是很宽的裤带面,而且一碗之中就是一根长长的面,吃的时候用筷子捋着面,从清汤中找出一头,放入蘸料碗中边蘸边吃就可以,甚至蘸料碗与面碗之间,始终有一根面连着……

而沾面则是将面和浇头空放着,而且单独放置的沾汤,也不会是什么重口味的红油蘸料,而同样是拉面用的高汤。

与普通拉面相比,好处显然易见,那就是避免了汤、面在一起时间久时相互影响,破坏了面的口感与汤的味道。

转而使用了汤面分离、现吃现沾的形式,有些餐馆中还会提供为汤碗加热的设备,以此来确保每一口,品尝到的都是最佳口感……

其他人还有些疑惑,不明白在这种呈递之后,评委会马上打分的形式的比赛中,为什么还要使用沾面?

而之前品尝过她的“拉面”的刘昴星,倒是隐隐猜测到了一些原因……

“嗯?这些是面食浇头?面食浇头配上拉面,会不会有太平淡了?”

“不,之前我看到她好像……”

“等等……这浇头下面的面是……”

菖蒲的沾面,甫一出场便令评委们疑惑不已,因为在面与浇头的碗中,上面盖的一层浇头,正是两种小长方形、饼状的面制品,还有一截小圆筒的卷类,似乎也是某种面制品卷着蔬菜!

从拉面浇头的角度来说,未免有些奇怪,毕竟用面来搭配面,有些太单调了。

然而紧接着他们的注意力,就在用筷子翻看浇头,看到下面的“拉面”时,连同“疑惑”一起转移了过去……

只见下面已经煮好的“拉面”,并非是面的白色、或者面筋较多的淡黄色,而是一种浑浊的透明色!

比起正常的面条来说,可以说是已经半透明,但是比起粉条来说,却又太浑浊了,与完全透明的“无影面”就差的更远……

但是在“拉面大赛”上,看到这种“面条”,依旧令评委们有些的惊讶。

下箸之后,从筷子上传递来的手感,就可以感觉出,这东西和“面条”显然有区别!

“嗯?那是什么?”绘里奈疑惑道,单凭远远地看,绘里奈也确定不了这特殊的“面条”的材质。

当然,她也并不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在问临位的刘昴星,绘里奈相信,既然昨晚刘昴星尝过菖蒲的面,那么肯定会知道里面有什么神奇之处……

“那是一种猪肉糜和少量的糯米粉,加上甘薯粉一同揉制,再擀成皮烘干,最终切成条形后煮制的产物……用中华料理的说法,与‘燕皮’很像!”刘昴星说道。

燕皮,又称肉燕皮,除了这种用猪瘦肉糜的,还有用鲜鱼肉、五花肉来制成的,通常用来做“燕皮扁食”,也就是充当饺子、馄饨之类的皮,又也像现在这样,直接做成面条!也就是“燕皮面”。

“猪肉糜?原来如此,素面、素浇头……没有提到面条吗?想不到这家伙,居然能够想到这一点,‘区区’小拉面馆的传人,能做到这一步也算不错了。”绘里奈故作不屑的说道。

这些有自己的配方、秘方的民间小吃馆的传人,通常不会进入料理学院学习,而是在家中由长辈传授技艺。

因为在年纪不大时,就会接触到家传秘方,之后刻苦钻研针对性极强的技艺……

在“菜系大融合”时代之后,因为各种菜谱革新的速度都很快,所以长辈在对菜谱进行改革的时候,也会带着传人一起,所以才能培养出一些创新精神。

但是与同等的学院派相比,大多都是基本功扎实、专业厨艺高超,但是在创新能力上却要低一筹的……

而像是“日式拉面”的“重汤不重面”,对于许多餐馆派的选手来说,都属于常识性的盲点,但是菖蒲却跳出这个盲点来看问题了!

所以她才能够做出这种类似“燕皮面”的拉面,来与“沾面”形式相组合。

而刘昴星同时也觉得,菖蒲之所以使用“沾面”的形式,除了为了最佳的口感之外,可能也是为了进一步规避规则……

比赛的主题是“素汤、素浇头”,的确并没有要求面条也素的,但是真的将“燕皮面”放入汤中的话,或多或少的话,必然会有物质的交换!

如果到时有一丝一毫的荤油,流入汤汁之中,那么究竟还算不算是“素汤”呢?

刘昴星之前就有这种疑问,不过因为足够美味,他认为评委们不会在意这点小误差,毕竟这种物质交换,对于汤的影响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