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他恨 (第1/2页)

一道白色烟火划开夜幕,何大力纵声大笑,扬起手中大刀,刀锋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大当家得手了,众将士,随本将攻城!” 与此同时,陆臻和江涛也看到了这道烟火,他们并不知道这道烟火背后发生的事,但是知道这道烟火代表的意义。 发动总攻! 陆臻和江涛不知道的事,陆屏南和陆屏业就更不知道了,但是当他们看到这道烟火后,也同时发动了进攻。 这场仗,一直打到了次日上午。 艳阳高照,保定府东西南北四道城门,晋王军旗全部被摘下来扔进火中。 随着苒军大旗徐徐升起,何苒催马进城。 保定府,晋王住了整整一年的地方,如今终于换了主人。 自这一战开始,武安侯府陆家正式易帜,从今以后,陆家便是苒军的一份子。 消息传到金陵,病榻上的闵兰咬牙切齿,口齿不清地说道:“哀家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为什么不杀了李锦绣,为什么不杀?” 皇帝没好气地说道:“你什么都知道,你什么都懂,可你做过什么? 你既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可你在京城里为何不杀了李锦绣?你的心思全都用在让闵家女儿出去联姻上了,除了联姻,你还会什么?” 刺向闵兰的那一刀虽然没有要了她的性命,可她上了年纪,受伤后没过几天,她就中风了,从那以后,她便再也没有离开过病榻。 而皇帝的处境比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京城时,皇帝虽然身世有疑,但每天都能上朝,也能与大臣们议事,哪怕是阁老们商议后决定了的事,最终一锤定音的也还是他,当然,大多时候他都是被迫的,但无论如何,那时的皇帝在朝堂上是有话语权的,虽然不多,但有就是有。 可是到了金陵,尤其是在太皇太后下令烧毁惊鸿楼引起众怒之后,皇帝便再也没有资格上朝了。 他的供应照旧,每顿饭还是那么多道菜,和在京城时的区别在于鹿肉换成了羊肉,鱼翅变成了粉丝。 可是他不能上朝,也不能与大臣们议事了。 现在的皇宫是王府改建的,他和太皇太后,现在就住在王府后花园的一座二层小楼上。 太皇太后住一楼,他住二楼。 王府后花园,就是这对祖孙唯一的活动场所。 现在他们的世界,就只有这座后花园了。 皇帝认为,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一手造成的。 因为她的愚蠢,自己才会被连累。 别说是大臣了,皇帝现在想要见到齐王都很难。 不过,每每有大事发生,齐王会派人通知他们。 比如开州王父子薨逝,比如晋王被俘,武安侯府易帜。 而与这些事情一起传进后花园的,还有何苒这个名字。 每当听到这个名字,闵兰都会气得发抖。 她就说吧,这个何苒不是好东西! 何惊鸿养大的孩子,肯定与何惊鸿一样,都是祸头子,早晚会出事。 看看,让她说中了吧。 皇帝冷哼:“朕记得何苒还没有起兵之前是住在京城吧,皇祖母好像还召见过她,既然皇祖母早有预见,那时为何没有赐死她呢,一个小小的民女,皇祖母杀她就像捻死一只蚊子。” 太皇太后心梗! 是啊,她的确召见过何苒,可是当时有事,何苒来了她也没见。 当时发生什么事了? 她已经想不起来了。 那次之后,她便把何苒抛到九霄云外了。 她为何会忽视掉何苒呢? 因为何苒一无所有,身后是一无是处的何家,据说何苒连何惊鸿传给她的惊鸿楼也保不住,临来京城时把惊鸿楼交给何家管理。 对,就是这些原因,让她忽视了何苒。 甚至,那时她还怀疑,何苒和何惊鸿根本没有关系,再加上何家真假千金的事,于是她便认为这个何苒其实就是李锦绣搞出来的,用来稳定惊鸿楼。 谁让何家真假千金的事,就是李锦绣的大儿媳给爆出来的呢。 所以太皇太后才会怀疑这一切都是李锦绣的骗局。 这么多年惊鸿楼群龙无首,如一盘散沙,李锦绣想让惊鸿楼归陆家所有,却又不能服众,于是她便搞出来一个何苒,给何苒安上何惊鸿传人的名头,其实就是一个傀儡。 对了,何苒还与陆家有婚约,这就更坐实了她是傀儡的事实了。 直到皇帝迁都,太皇太后依然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随着何苒起兵而被推倒了。 何苒起兵了,拥立昭王,这一切与当年的何惊鸿何其相似,太皇太后终于后悔了。 就像现在,她恨得捶胸顿足,可是有什么用呢,她的愤怒,也只有皇帝能够看到。 可皇帝也不想看了,他对太皇太后早就没有了尊敬。 他恨这个老太婆! 没有这个老太婆,他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皇子,齐王不会视他如眼中钉,何苒也不会与他为敌,元小冬全都告诉他了,何苒非常仁慈,而且很疼爱昭王。 那个昭王只不过就是何苒从民间寻来的孩子而已,是不是真正的昭王血脉都不一定,甚至有可能压根就不是皇室子孙。 而他呢,他出生在皇宫里,他的生母是正儿八经的嫔妃,不像昭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