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部分 (第3/4页)

李诚神色有些激动,吭哧半天,方低声道哦:“侄儿晓得,表叔素来不喜侄儿,不必因侄儿之故,使得表叔为难……”

曹颙看着他,眼前闪过李煦、李鼎父子的面孔,又浮出高氏与李氏的脸,叹了口气,道:“我只是不喜算计。要是陌生人还罢,也不会平白来算计谁,看着不顺眼的不理睬便是;亲戚之间算计来算计去,叫人心累。早年见你行事狠辣,不留余地,还当你是自私心狠之人;这些年看下来,你倒也不是绝情之人,比过去懂事多了。”

李诚羞惭不已,站起身来,不敢抬头。

“我并不是要扶持你做什么,不过是给你的机会,要是你出息了,担待起李家,也省得老太君与老太太惦记。”曹颙道:“虽说亲戚名分,我也不会太照顾你,到时候要是你办差不经心,或是不适应官场,也没有人会纵容你。”

李诚心潮激荡,眼泪簌簌落下,哽咽着说道:“侄儿谢过……谢过表叔……”

并不是曹颙发善心给自己找麻烦,而是因孙家如今日子渐渐好了,李家却全无起色,李氏到底放不开,即便没有在儿子面前说什么,提及李家时也带了惦记。

曹颙因忌讳李家,还在犹豫该如何行事,方才听了十六阿哥那番话,才想着能帮上一把也好。

见李诚失态,曹颙摆摆手,道:“不必谢我,并不是让你享福去了,说不定要过苦日子。你若有心,往后办差就精心些,早日出人头的也好复兴家门……”

该说的都说完,刚好二门使人传话,曹颙便没有留李诚,使管家送他出府。

正如初瑜所料,曹颙拒绝了收孙珏入总督府之事,也没有想过将他推荐到旁人处。

长幼尊卑,可不是闹着玩的,收个名分比自己长的亲戚当差,那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像李诚那样的,即便是担着表亲的名,可是子侄辈,要是有什么不对之处,自己随意教训呵斥处置,都站的住脚;平辈或者亲长的话,就要顾忌悠悠众口。

曹颍见堂弟想也没想就回绝,满心绝望,脸上添了哀色,哭着脸道:“难道就让我们爷这样在家当一辈子废物么?不说贴补家用,就说礼哥儿、娴姐儿说亲,可怎么同人介绍我们爷?”

或许,孙珏除了私德有损,也不算太坏。可他与李诚不同,李诚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行什么事,对于人心也会拿捏,轻易不会吃亏;孙珏却是不着调,受不得旁人的哄。

要是他真成事,孙文成又怎么会眼看着正值壮年的长子闲赋在家,早就会替他安排……

李氏与高氏知晓曹颙收李诚在身边办差,都很是欢喜。

不过,她们也怕李诚在彼处有什么纰漏,不仅于前程有碍,还丢曹颙的面子,少不得特意叫他过来一趟,嘱咐再三……

第1107章 项归

到了十月下旬,曹颙的日子就越发忙碌。

预备万寿节贺礼,了结户部差事,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

不说旁人,就说伊都立这边,就是十月二十出的京城。

他素来人缘好,出京之前摆了好几次酒。曹颙这个新出炉的总督,少不得被拉着做了两回陪客。

等到十月二十这天,曹颙又跟着出城送别了一趟。

伊都立家虽是大族,但是在他父亲去世后,门庭也渐渐没落。等到新皇登基,他青云直上,这上门的族亲也就多了起来。

伊都立不是爱记仇的,并不为旧事挂怀。对于这些送上门的亲戚,能帮也就帮一把。

如此,等他出京,跟着同往的三十多人中,有不少是落魄族人。

这个时候,讲究家族宗法,这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世情,倒是无人觉得稀奇,反而要赞伊都立一声仁义。

曹颙见状,想起自己定下的扈从名单,只有一个姓曹的,倒是认了自己为世叔,可实际上同曹家扯不上半点干系,是正红旗满人,满洲老姓索佳氏,祖辈开始用“曹”做汉姓。

他也想要多带几个子侄辈在身边,官场上有时候不好亲自露面的,晚辈出面对便宜。有什么不妥当的,也不过是“管教不严”。

可谁让曹家子侄辈都年幼,还不到当差的年纪;丰润那边族人倒是多,可自打曹寅移坟分宗,那边就同京城渐渐少了往来。

京城这边,大宗宗子曹颀如今在内务府当差,因办差精心,还被皇上赞了一回,赐了官房。

不过许是他官位不高,随之进京的族人并不多。

倒是留在江宁的那几房族人,早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