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徐捕头庙 (第1/2页)
大燕国,蕲州,安户县。 今日是三月初九的大集,往常都会有许多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商贩,运送各种商品,来安户县的集市上贩卖,十分热闹。 但今日不同,安户县的集市上,很是萧条,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本地摊位出了摊,根本不见有多少百姓前来。 几个无所事事的摊主,凑到了一起,愁眉不展地聊了起来。 “唉,那伙神出鬼没的黑风盗,三个多月了,一直在咱们县附近打家劫舍,县衙到现在还没能解决他们,都没人敢来咱们安户县了!” “我听说,是县令得罪人了,所以别人才派了那伙黑风盗前来专门守在咱们县周围,烧杀抢掠,报复县令!” “嘘!这话可不兴说啊!” “万一被衙门的人听到,解决不了黑风盗,还解决不了你吗?” “是是是!看我这臭嘴,没个把门的!”一名屠户扇了自己一个嘴巴,有些懊恼地说道。 “行了,行了,这也没外人。” “不过不是说,县衙请来了一名好汉做总捕头,收拾那些黑风盗吗?” “是这么说,但是谁也没见到啊,上个月,我听到这消息还高兴的吃了顿肉,结果这都一个月了,还没有消息,唉——” 当—— 当—— 正在几人唉声叹气之时,突然有几名县衙的人,敲着铜锣,在墙上贴着告示,并大声喊道:“黑风盗已被解决,大家今后不用担心了!” “真的!?” “老天爷保佑,咱们县终于安全了!” “哈哈,萧条了这么久的生意,总算见到头了,我得赶紧回家把东西搬来,摊位支上!” “也不知道俺乡下的老爹老娘,有没有被黑风盗袭击,道路通了,俺得回去看看。” “快把消息散出去,下面村镇上的人都不来咱们荣吉号买货了,这些日子少赚多少钱啊!” ...... 一时之间,原本萧条的集市,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也被大人们放了出来,成群结队,玩耍吵闹。 一些识字的人,则凑到告示前,看起具体的经过。 “总捕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侦查到那伙强人的窝点,设下埋伏,以多打少,剿灭了那伙黑风盗,可惜,总捕头因受伤严重,不治身亡,这......” “可惜了一条好汉,他不是本地人,根本不知道他带领的那伙捕快是什么货色,敲诈勒索一流,武艺胆气不入流!” “带着这么一群窝囊废,那位好汉得多难才剿灭了这么一伙强人?” “怪不得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可惜!可叹!”一名身穿补丁白袍的书生,一甩衣袖,不忿地说道。 “慎言!慎言!陈兄,这话咱们私底下说说就算了,可千万别在大街上说,万一......”书生旁边的同伴,赶忙劝阻。 “唉——”陈姓书生还想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口,化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 一幅古代城市的画卷,展现在了陈易的眼前,他正像看电影一样,以上帝视角看着下方的一切。 “总捕头徐泰安?” “一登场就死了?” “这个倒霉蛋!”他嘴里嘟囔一句,继续往下看。 陈姓书生回到家,手持圣贤书,可怎么也看不下去,心中总有一股不平之气,难以下咽。 他站在书桌前,一张宣纸铺在桌面上,书生手持沾了墨的毛笔,总想写点什么,舒展一番心中的书生意气,但他的笔迟迟没有落下。 想想自己的一家老小,想想自己科举当官,造福一方百姓的抱负,他终究没有写下一篇抨击县衙的文章。 而是提笔用俊秀的楷书,以总捕头徐泰安为原型,写了一篇赞扬勇武、侠义的小故事。 故事中,好人有好报,救了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大侠虽然身死,但被却众人称颂、立庙,成为了一方地只,死后继续保护着当地的百姓。 借着这股热潮,书生的这篇小故事,在安户县传播甚广,安户县的百姓,很快就从故事中联想到为剿灭黑风盗而死的总捕头徐泰安。 于是纷纷捐钱捐粮,在安户县附近,徐泰安身死的那座山中,建了一座小小的庙宇。 庙宇并不大,只有二十多平,装饰的也简单,就连神像,也只是泥塑上了些简单的颜料,毕竟大方的,也只是穷老百姓,人数虽多,却也没凑出太多的钱粮。 陈易看到那座庙宇中的泥塑神像,样貌与自己见到的堕落山神徐泰安确实有几分相似,尤其是手中的那柄造型夸张的长刀,更是相似度达到了八成。 庙宇的香火很旺,不过多是穷苦的老百姓,花上一个铜板,买上三支劣香,前来拜一拜。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庙,拜谁都一样,为什么要放着一枚铜钱就可以拜的庙宇不来,而去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寺大庙,花上一笔不菲的香火钱? 人家的庙,可不收外来的劣香,必须要买高僧加持过的功德香! “徐捕头保佑,保佑我家立儿外出游学无病无灾!” “徐捕头保佑,保佑今年咱们县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保佑我父亲早日康复。” “......保佑我孙子健康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