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毫无根据便被人如此诬陷,安天仁也不多加细查,为其辩驳一句,让本便不受宠的皇后,心如死灰。她自小便是被捧在手心里,作为皇后而培养的女子,一直高高在上,为人所敬,但不过一日之间,便被打入冷宫,如此落差,心中如何能接受,万念俱灰下,她竟想到了寻死。

幸而准备白绫三尺了断残生时,梦容恰好赶至,将人救下,细心劝慰,但皇后却以为梦容是来炫耀自己荣登后位的,发狂将梦容推开,意外之下,执起匕首想断了自己命的她,却伤到了梦容。

宫女大惊失色,就要将此事禀报皇上,但却被梦容厉声呵斥,震慑得不敢前进一步。

梦容屏退了宫女,威逼宫女若是她敢将今日之事漏出只言片语,定让其死无全尸。宫女受惊,缄默不言,躬身退下。待其走后,梦容簌簌落泪,言道自己根本无心后位,不然当初被安天仁带进宫时,便不会反抗,她蛊惑帝王,不过是为了保命,让自己得以逃离京城,不然若是像晏王妃那般反抗,自己只会落得被软禁的下场。言辞动人,将此刻同病相怜的皇后同情心带起,两姊妹霎那相拥而泣,互诉衷肠。

梦容对拿捏人心最是拿手,不过只言片语,便将皇后打动,绝了她轻生的念头,梦容还在言辞间暗示皇后去细想诬陷她之人为何人,并让其求助于娘家。

皇后内心已是波澜翻涌,在这宫中能有如此势力同她作对之人,她能想到的只有王恩益一人。

但悬念又落在了头上,若是王恩益,那为何王恩益要在羽箭上加上宠臣逆天几字。

对此,梦容如是解释道,羽箭之事十之八九是安天仁故意所为,他想以此为借口,端掉外戚同宠臣,细想之下,那些背负在安天仁背后的羽箭除却他尚有何人敢动手脚,再有他是天子,完全有可能命人在羽箭上动手脚,再让其闭口不招。

听罢梦容所言,皇后心底一寒,深知此刻再不能坐以待毙,她乃大将军之女,这些年安天仁没动她,不过是顾忌她爹身份,如今她一倒台出事,那他爹很有可能受其连累,她必得在事情扩大化前,让她爹退而保身,不搅如此混水,先让王恩益同安天仁两人内斗,待时机成熟,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皇后当即书信一封,让梦容想法子,将其交由她爹手里。

梦容接下,宽慰皇后几句,款款离去。翻看手中这封书信,勾唇冷笑。

当夜,便有高余安排的内侍,悄声将梦容从皇后那得来的书信送到季临川的手里——因这段时日,安天仁忙于对付王恩益同皇后,早已无心顾暇季临川,故而看管季临川的人手都被调走了大半,也即是如此,方能让高余的人手趁机而入,为季临川传递外界信息。

得到梦容的书信后,季临川询问了一下前因后果,眉心紧蹙,唤内侍上来工具,小心将信封拆开,拿出其中的信件,细细展读。

信中的内容,大意是让皇后的父亲退而保身,伺机而动,坐等收渔翁之利。季临川看罢,小心将信铺展开来,拿过一张白纸,将皇后的字迹反复模仿,将其语气反复琢磨,待得准备就绪后,取过从晏苍陵那儿得到的药剂,把上头原有的字迹化开,再亲笔将新的内容写上。写完后,再三检查无误了,将墨水吹干,小心放回信封,原封不动地封好,交由内侍,唤其务必送到大将军的手中。

内侍小心接过,带着季临川的令退下,将这封书信在翌日一早,送达到了皇后的父亲,大将军何劲手中。

何大将军展信一读,怒上心头,上头字句凄厉,诉说着皇后她被打冷宫的凄凉,并分析了幕后害她之人是王恩益同安天仁,信上的话语中皆表现出恳切希望父亲救她出宫,替她报仇的期盼。

何劲看女儿如此诉说,哪还忍得住,京畿一片以及北城的府军皆是他手下之人,只要他一声令下,便能攻城而去。

但当他目光下掠,看到信的末梢,发现他女儿竟让他先行准备,布置人手,暂时不动,待朝中安天仁同王恩益斗得不可开交,力竭之时,再出兵。

何劲一练武的粗人,心自然没有女儿细,同下属商议之后,深觉此事可行,遂让下属准备,联络人手,待时机成熟,便一举攻城救出女儿。

怎料,他还未动手,梦容便先在安天仁的耳边吹了吹风,让其下了一道圣令给何劲,圣令上言道西北之地的外族有异动,大将军神勇威武,保家卫国应首当其冲,故让大将军带军赶往西北,镇守西北方。

京城身处桓朝地域的东北方,而何劲被派之地却是西北,东西之别,气候地域便相差了一大截,一般士兵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