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石轩明生平不知被多少人的箭瞄准过,但他从未这么像这一次那么动容。这箭还没有射入他的心脏,就远远地可以感觉到箭尖上劲气。而且他听到弓弦的响声时,才感觉到箭端上浓浓的杀气。

一个可以将自己箭上的杀气隐藏的这么好,一定不是个泛泛之辈。令他感觉自己就象一只被缚住双翅的小鸟,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如果在平时,他大可展开疾风步,将身体后错开两寸。闪过这一箭。但现在他身后就是澹台秀儿,如果稍有不慎,她就会被卷进来。

石轩明毕竟不是一般人,感觉极为的灵敏,虽然身处船上,但还是有办法抵挡。

脚下扎沉,一掌挥出。右掌在空中一划,只是轻轻一划。但却将那前劲硬是分成两截,气劲立刻减弱了。就想在激流中同时又涌入了一股相反的激流,两股激流碰撞着,令箭势不禁一滞。石轩明的身体立刻去除了那仿佛压在身上的千斤枷锁,骤地轻松了。

可是虽然被石轩明的内力撞到,但却仅仅是延滞了一下。箭身震颤着顽强地向前飞进!这时一只手,突然横空握住了铁制箭杆!然而那箭仍不甘就缚,顽强地前行了一寸!

这箭终于被抓住。为了防止被这股气劲伤到,石轩明还故意侧身错两寸。可是当箭劲透过石轩明身侧时,石轩明猛地发现自己还是犯了一个错误。虽然自己错开了两寸,但还是被这箭枝带来的螺旋气流震到,胸口一股血气翻涌。他知道如果对方立刻发第二箭,自己决不能这么轻松的应付了。

但石轩明当然知道对方竟然对自己射了第一箭,就不会再射第二箭了。对方一定会等。等到自己最松泄的时候,他会在最佳的时机,选中最佳的位置,迅猛而轻灵的作第二次阻击,发出第二枝必杀之箭。

所以石轩明的手掌,慢慢的收回。他转身,然后忽然定住。就象山岳般静静地矗立着。湖边圣洁的松林依然是微风瑟瑟。石轩明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林中的动静,劲慢慢地松了下来。

一切都突然归于宁静,可怕的宁静,呼呼的风声和汩汩流水的声音!

石轩明手中握着那支几乎要了他命的铁箭。对于这箭,他太熟悉了。自己重出江湖时,罗佑刚不正是死在这箭之下吗?

箭长三尺二寸,生铁所铸,重四斤三两五钱。箭锋两侧有六个倒钩锯齿——山阴楼的箭神。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湖水寨桃花劫(四)】………

月夜之中,平静的湖泊中清波荡漾,两岸柳枝舞。一只画舫漂浮在这美丽如画的江面之上。

画舫内面对面坐着两人。

“玉柳自幼就对江南风光极之倾慕。这与我们塞外风光是大大不同。你觉着的呢。”

“皇甫端不明白三殿下的意思。”

“如果我们铁马大军饮马长江,踏平江南,将这一片大好河山尽收囊中,那可何等的快意。皇甫兄,你说呢。”说着他端起眼前的酒壶为自己和皇甫端满了一杯。

“三殿下,下臣不是来与您喝酒的。太后已经下了严旨,要三殿下立刻赶回上京。”

“我在江南还有些事要办。”

“山阴楼的兄弟们不是都后撤了吗?三殿下留在南方还有什么事?”

“不是事事就要山阴楼才能做的。他们汉人虽然有不少优点,却是有一个骨子里的缺陷,那就是喜欢窝里斗。如果当年不是汉末大乱,也不会有五胡乱华的事。”

“可是圣上和太后这边……”

“皇甫元帅,皇兄那里我不担心。我朝太后英明,加上南北院两位大王英明神武,出不了什么大事。一会儿我写份密信,你上禀太后。今日我们不谈国事,只谈风月。”说着他抓起酒壶摇了摇,长叹一声道:“可惜可惜,这酒已经没了。”袖袍一振,铜壶直飞夜空,“噗通”一声落入湖中,又激起一阵波澜。

这画舫的上两人中的一人当然就是虚玉柳,而那个坐在他对面的是辽国左伦侯东军元帅皇甫端。

此时在远处的荷叶丛中钻出一叶小舟,小舟之上一位十八岁的少女手握长篙,正徐徐而来。她嘴里哼着江南不知名的小曲,给这静影沉碧的翠湖更添几分旖ni。她的歌声明亮,嗓音清脆,听得画舫上两人心魂俱醉。

转眼间那小舟已经来到了画舫边上。少女放下竹篙,将一双宛如白玉雕琢的玉足浸入这湖水之中,不住地挑踢着那冰凉地湖水,姿态柔美之极。

皇甫端很少看到江南的柔美女子,更不要说这般动人美丽的女子了,不觉看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