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 (第2/4页)

不过这一次立陶宛国家队的名单里面,并没有伊尔戈什卡斯的名字,他很早就因为脚伤的原因退出了国家队,其实他就是姚名的前车之鉴,如果姚名继续这样来回两头打,迟早也会步入伊尔戈什卡斯的命运,而姚名的身躯更庞大,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球队,负担的任务也更重。

除了曾经的“欧洲之王”贾斯科维休斯外,还有克雷扎、桑盖拉等一干好手,所以立陶宛的实力绝不容小视,不过好在在知已知彼方面,中国国家队还是有优势的,至少尤纳斯对他们的了解就绝对不是他们对中国国家队的了解能比的。

立陶宛国家队是一支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的球队,也是欧式篮球的典范,球星的个人实力在这里没有那么重要,少了一个两个人,对他们的实力并没有什么影响。

同时,这也是史蒂芬到国家队报道之后,中国国家队遇到的第一个世界级的强队,在国际篮联的排名要远远高于中国国家队,而且他们几乎是实力齐全,不象克罗地亚国家队只是半支主力。

虽然热身赛的对抗强度肯定不如正式比赛,但是打的太放松了肯定也起不到热身的效果,距离奥运会开幕已经越来越近了,对于两支球队来说,都希望能够找回状态,找到比赛的节奏,所以这场比赛也会真刀真枪的打。

而尤纳斯也不象前面的几场比赛那样,只是调换阵容,观察球员在场上的配合,而是从一早就按照正式比赛的应对流程开始制订比赛策略,然后提前几天就开始练应对立陶宛的战术。

史蒂芬也开始跟姚名更多地在一个阵容内打球,尤纳斯采用了很多球队拥有两大巨星时采用的轮换策略,让姚名或史蒂芬始终有一个人留在场上,一般来说是第二节和第三节。

姚名的体力比较差,可是少上场一点时间,让他第三节休息一整节的时间,而史蒂芬却是第二节多打一会,然后姚名接手,他下场休息,当然了,这要视情况而定。

其它的所有球员,都是为他们两个配合的,刘伟和孙月跟姚名的配合都比较好,姚名在场上的时候,他们可以留在场上,而王世朋和朱方宇跟史蒂芬比较合拍,史蒂芬在场的时候,他们就要多打。

包括王致志和易联建的上场安排,都要围绕史蒂芬和姚名这两个进攻点考虑,不过有了史蒂芬之后,国家队的外线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不再是弱点,尤纳斯在考虑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从尽可能发挥出球员的实力这点出发,而不用考虑去弥补漏洞。

经过两天的战术演练,球员也将一切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比赛也来到了,当天晚上的体育馆中坐满了观战的球迷,球场的气氛比主队打总决赛都要强烈,看得出来史蒂芬和姚名的号召力是其它人难以相比的。

当然了,这也跟国家队只在这里打一场比赛相关,如果象俱乐部球队一样整年都在这里,或许这里也不会这么热烈。

不过这里的篮球氛围也是史蒂芬来到国内以后,感觉到的最好的,就连立陶宛国家队出场的时候,球迷也是非常热情地给予欢呼,这种待遇在立陶宛国家队的球员们看来,就象是到了他们的主场一样。

可是等比赛一开始,他们刚一触球,惊天的嘘声就扑面而来,而且声音特别齐正,听起来就象是几万人发出来的一样。

主要是他们跳球的时候用一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赢了易箭联,这让当地的球迷怎么会肯高兴呢,立刻将热情化为嘘声浇在了他们的头上,虽然立陶宛国家队不是没有经历残酷的比赛,但是突然之间转变的这么快还是让他们有点不太适应。

就象是突然之间主场变成了客场一样,换成任何一支球队是非常不容易适应的,而这个时候,正在运球的贾斯科维休斯突然感觉到手中一轻,球已经不翼而飞,回头只看到一个红色的身影逐渐远去。

史蒂芬刚刚施展了他的妙手空空,就看到立陶宛的两名球员围了过来,可是他们也小看了史蒂芬的速度,猛扑过来的时候都留了一点力道,结果不等他们合围,史蒂芬已经从他们中间疾驰而过,留给他们的只有一袭风声。

一骑绝尘在篮球场上很少发生,史蒂芬刚刚越过对方两个人的防线,又有一个立陶宛国家队的球员扑了过来,依稀中,史蒂芬好象记得曾经看过来,但是突然换了身球衣,有点不太习惯而已。

等史蒂芬从他身边掠过的同时,史蒂芬也想起来了,他叫克雷扎,跟自已同年进入的联盟,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后交易到了丹佛掘金队,选秀顺位比史蒂芬还要高几位,不过他在掘金队也仅仅只是一个替补球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