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档闷诖��鼻耙灿辛私虾玫暮献鞣瘴АO衷谟幸恢炙�健耙跄甭邸钡墓鄣悖�衔�獬〗鹑谖;�腔��值囊怀【�煲跄保�荚诳雍Ψ⒄怪泄�摇1收呷衔��庖还鄣闳狈ο质档囊谰荨�

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了G20金融峰会,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升级之际,美国、欧洲、日本与新兴经济体“四大主力”纷纷就国际金融新秩序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但种种迹象表明,要彻底地改变现有国际金融秩序,并非轻而易举,还需要做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因为,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秩序,就等于动了美国人的“奶酪”,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在此前的圣保罗G20财长会议上,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虽然表面上就克服金融危机的困难显示了团结姿态,但两者之间的对立也暴露无遗。发达国家希望保住自己的既得权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扩大发言权。在发达国家中,欧美之间的鸿沟较深,而日本则韬光养晦。欧洲主张强化对市场的监管,而美国仍然固守自由市场主义。

2。新的博弈难撼美国领导地位

早在20年前,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就做出预测,由于过度扩张,美国霸权即将终结。但是,对国际金融秩序话语权的争夺,注定将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博弈。在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有所削弱与下降的情况之下,欧盟、日本与新兴经济体都基于经济实力成长形成的后发优势,力图争取扩大国际金融秩序话语权的机会。

历史经验表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建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实现,何况目前全球对金融新秩序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各种力量之间必然要经历较长时间艰难复杂的博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一美独大”的国际金融格局将被打破,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实力,也日益得到西方大国政治家的承认,代表着新兴经济体正逐步参与到相对公平、合理的制度建设中来。

为了筹备2008年11月召开的G20金融峰会,分属世界两大阵营的欧盟与美国,展开了激烈交锋。除了议题本身之外,还包括会谈地点与参加国名单的选择上。美国曾考虑以“8+X”模式,但在“X”上面临艰难取舍。最终,布什选择了G20集团——这个本来就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设的组织,体现了美国力图继续展示“领导角色”的努力。另外,以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国家,则提出了从根本上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逐步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4)

毫无疑问,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秩序,就等于动了美国人的“奶酪”,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欧盟欲趁金融危机的历史时机向美国发起挑战,但难以撼动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同意召开金融峰会,不过是迫于压力下的“权宜之计”。当然,为减轻作为金融危机的“元凶”压力,可能在较容易实现的金融监管领域同意做一些改革与修补。至于彻底地“推倒重来”,美国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3。四大主力携手,难掩本质分歧

在2008年11月15日召开的世人抱有很高期待的G20金融盛宴上,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四大主力”表面上表现了携手合作的姿态,但是难掩本质上的利益分歧。第一,美国提出的主张是“修修补补”,仍然顽固地坚守自己的主导权。在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核心架构中,美国依据20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直把持着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欧洲领导人游说之下,美国总统布什虽同意召开金融峰会,但谈及金融改革可能性时却出言谨慎。布什2008年11月13日在纽约告诉各国领导人,寻求金融危机应对之策时切勿轻言放弃自由市场经济原则。他认为,当前金融体系仍然是促进生产的“最好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建立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核心问题是美国是否会做出让步。在涉及多元货币体系、规则制定与投票权分配等方面,美国显然是不会自愿放弃自己的霸主地位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需要进一步积累实力,更需要政治家拿出勇气、智慧和耐心,跟美国霸权主义作坚决的斗争。第二,欧盟极力鼓吹“新版布雷顿体系”。欧洲一直主张建立“新版布雷顿体系”。在2008年11月7日召开非正式会议之后,欧盟统一了立场,出台了金融改革“路线图”。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金融监管,不留任何“死角”;改革国际金融机构,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新金融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