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气之动 (第2/2页)

有多种表现。

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掌握这些运动失常的状态和机理,将有利于确立多种“气机失调”病变的治疗法则。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与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概念有别。

实际上,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正所谓:“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等等,就是气化过程的简要概括。

因此,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

如精的生成,包括先天之精的充盛和后天水谷之精的化生;精化为气,包括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和后天之精化生谷气,以及谷气分化为营卫二气;精化为髓,髓充骨而消耗或汇脑而化神;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并分化为脏腑之气和经气;如此等等,皆属气化的具体体现。

气化过程的激发和维系,离不开脏腑的功能。

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是运行不息的,气化过程也自然是始终存在的。

从另一方面说,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这句话突出说明气的运动及气化过程是密切相联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分之为二,合之为一,不可间断,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系了体内新陈代谢的协调稳定和生命过程的有序发展,气的运动及其气化过程的停止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

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五色天竟能让气息消失,未免也太恐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