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也许是上帝听见了她的祷告,科萨韦尔在信中突然提起,他接到了换防的通知,不日将和一干将士被调往法兰西,路经德国。他申请了假期,如果一切顺利,到时还能回家休养几天。对于在一个东线上拼命的人来说,西边总是代表着安全,这无疑是个大好的消息。

唐颐拿着信,反复看了好几遍,难掩心中的欢喜。在硝烟下,连生命都如此脆弱,更别提爱情。两人还能相聚,简直是一场不可实现的美梦,她数着日子,眼巴巴地等着他回来。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又是一个月。

6月了,整整一个月,没有信件、也没有消息,他的人如同石沉大海。哪怕收不到回复,她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一星期一封信,邮差带走的不是信,而是她的希冀。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去看信箱,每次打开箱门,都心情复杂。盼望收到他的信,却又深深地恐惧,生怕自己迎来是的不是他的信,而是他的阵亡通知函。

这种压抑的矛盾感,几乎把她逼疯,拿出毛笔,在纸上不停地重复写一个字,等。

想见的人,见不到,不想见的人,却总能不经意地遇到。她出门寄信,却在邮局门口遇上了库里斯,两人对视一眼,彼此没有招呼。擦肩而过的时候,唐颐瞧见那两道幽深的目光,刺在自己的脸上。和他没话可说,她低下头,视而不见,加快了步伐越过他。

再次重逢,库里斯心里很高兴,只是她眼里的冷漠,叫人不爽。他不想就这么放走她,几步追了上去,拉住她的胳膊,问,“为什么要躲避我?”

唐颐甩掉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你赢了,库里斯你赢了!”

他一时反应不过来,莫名其妙地问,“我赢了什么?”

“如你所愿,父亲死了,孩子没了,爱人上战场了。这样的结局,你满意了?”她的眼睛湿润了,在吼出来的那一刻,泣不成声。

他想为自己辩解,可动了动嘴,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唐宗舆被关在集中营的时候,他借此逼她就范;当她怀孕的时候,他拿法律威迫她;当她和科萨韦尔在一起美满幸福的时候,他又用自己军警的身份恐吓她。是的,现在,如他所愿,她一无所有了。可是,他并不觉得开心啊。

为什么会这样?他自问。

很简单,因为他一直喜欢她,不,也许比喜欢更多。只可惜,他不停地压抑着自己,把有过的机会全都拱手送了人。现在,看她痛苦,他心疼了,后悔了。

库里斯掏出手帕想擦去她脸上的眼泪,却被她扭头避开。他也不强求,掏出插在胸口的钢笔,在手绢上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然后塞在她手里。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来找我,科萨韦尔不在了,可我还在。”

唐颐压根儿没想过要和他有什么牵扯,将手绢捏成一团就想扔掉,见状,库里斯按住她的手,道,“别意气用事,备条后路不会错。”

她没争辩,胡乱地将手绢塞入口袋,匆匆地与他背道而驰,连句再见也没说。库里斯没追上去,望着她的背影,摸了下自己鼻子。手指尖与她触碰过的地方还隐隐缠绕着一股淡雅的香气,不经意间,他收缩了下瞳孔,脸上的表情瞬间深不可测。

第七十六章 今生的约

1944年;6月6日;d…day。

惨烈的交战之后;盟军终于登陆欧洲大陆,打开二战新篇章。

科萨韦尔仍然音讯全无;唐颐反复告诉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重逢的。

盟军和苏联合作,拉开了东西双线,将德国夹在中间;左右逢敌,形势危急。国防军已是强弓之弩,幸好还有武装党卫军这支精英部队援助,暂解燃眉之急。

希特勒一声令下,死守哈尔科夫,结果阵地没保住,反而让军队士气大损。消息反馈到柏林,党卫军内部只好再次做出调整,科萨韦尔安插在唐颐身边接应的几位军士,也相继被调走,她的生活来源都是由他们供给,现在这条线断了,衣食堪忧。

挨饿挨冻,她不怕,忍一忍都会过去,只要还有希望。最怕的就是,一直苦苦守候的东西,轰然倒塌。

越是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是会发生,那一天,邮箱里多了一封信,信封上盖着党卫军的图章。看到信的那一秒,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颗心怦然直跳。不敢伸手去取,唐颐只是呆呆地望着它,时间仿佛在这刻静止了。

不,不会。她这么虔诚的祷告,上帝不会这样对待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