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4页)

我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速度竟是如此之快,一个不注意,它便在某项领域跨越了自然的界限。。。虽然我们不在现场,无法得知这个机器人究竟还有那些功能,但从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到,其在速度、灵活性、反应能力上的表现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类本身的局限性,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化,它让我们摆脱了自然对人类能力的先天束缚!”

到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是线上那些自媒体、新兴的网络社区可以比拟的,短短时间的集中报道,就让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记住了先驱者号,记住了它的创造者。

这里面不仅有数量众多的普通人,还有为数不少的相关从业者。

相比前者只是对机器人本身的表现产生兴趣,他们更能够明白具备这样程度的人工智能背后所代表的非凡意义。。。。。。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风云动

孙芳林是byd无人驾驶技术项目的负责人。

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工业的起飞,作为强有力的发动引擎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汽车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期,连续十几年保持在高位数增长。。。从一年三、四千万台的汽车产量,增加到如今的近九千万台,巨量的消费人群下面,是完善的市场划分,还有成熟的零配件工业体系。

这种细分的配套产业格局,带来的不止是汽车工业的全球大发展、大融合,同时也让汽车内部的硬部件技术在现有的框架内已经是发展至极致。各种零配件的供应变得几乎和大白菜一样随处可见,进入汽车行业,也不再需要一种高昂的门槛,而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相应的,面对全球化市场浪潮带来地日渐加剧的冲击,想在这种源自世界范围内各家汽车厂商的激烈淘汰中生存下来,就不得不另寻它法。

便如当下汽车行业所流行的口号那样:欧美车系讲究品质,日系车注重服务。

在这两者的背后,实质是可供消费人群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同价位档次的汽车上,各家厂商都无法拉开明显的技术差距和区别。

这样的背景之下,造就了为从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范围内的知名汽车厂商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到智能驾驶技术,这种有别于汽车硬部件改造的软件技术升级。这里面,不仅有国外的汽车业巨头本田、福特、通用、戴勒姆、丰田、大众等等,像byd、长城、北汽、吉利之类的国内厂商也是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开展智能汽车项目,除此之外,还有苹果、谷歌、微软、华为这些“跨界”高科技企业也参与到了具体的技术研发上来。

孙芳林便是以两院院士、国家科技部战略信息技术研究员的身份被byd聘请为三大研发中心之一的中央汽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负责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工作。

他是在晚间新闻这个节目中看到发生亚太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上的事情。

当时吃过饭,他外孙正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调台,找动画片看,不经意间瞥到先驱者号大战萨摩耶的身影,就变得移不开目光。

“外公,外公,我想要这个机器人。。。。。。”

小孩子对于自己喜欢而又没有的东西自然会央求亲近的长辈去买,他外孙也不例外。面对突然找过来的宝贝孙子,正待在书房看技术文件的孙芳林好奇之下不由跑过去看,然后,就变得和他外孙一样,全部注意力都被电视机画面里那个飞快躲避萨摩耶追逐的机器人吸引走了。

“这怎么可能,居然已经有了如此成熟表现的人工智能,而且还是在一个青少年的机器人大赛上出现。。。。。”

孙芳林简直目瞪口呆,连外孙在一旁连续叫喊了几声都听不到。

身为byd无人驾驶技术项目的负责人,他非常清楚开发能应用到汽车上的智能驾驶系统是有多么的困难。中央研究院总共有一万多人,他挑选了里面最为出色的两百多名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组成了专门的智能化研发团队。可是,五年过去了,烧了几近三十亿资金,依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熟产品。其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最多只能运用到辅助驾驶上面,放在新开发的新能源车和高档汽车内,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然而,他此时却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和整个研发团队用了大量时间、大量金钱都做不到的事情,真正意义上成熟的智能驾驶系统。

所谓无人驾驶技术,其实需要的不仅仅是车辆内装载的智能程序能够按照设计好的道路通行规则进行自动驾驶,这方面,只是给驾驶员图个省时省力的借口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