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没过几天,黛玉正在和雪雁、春纤研究新鲜的花样子,忽听外面来报,说林如海身边的得力大丫鬟翠柳来了,赶忙让人请她进来,又让小丫鬟上茶,翠柳忙说“姑娘不必让茶,奴婢是奉老爷的命来的,这是曾在太后身边伺候着的李嬷嬷和张嬷嬷,两位嬷嬷皆是有品阶的,老爷好容易才托人请来的,姑娘虽说聪慧但毕竟年纪还小,有些方面没经验,因此请来两位嬷嬷在身边提点着”。

黛玉闻言微微一愣,自己虽然没经过,但也知道宫中出来的嬷嬷有多难得,一些官宦人家费尽心思想给自己小姐找一个尚且不得,林如海怎么这般神通,竟然一找就是两个,但转念一想,这种事情对自家来说不容易,但对于皇家的人,这只是一句话的事罢了,自己爹爹现在已经上了他们的船,担着风险,自然要给自家一点甜头尝尝。再者,有了这两个嬷嬷在,以后到了京城,就算是贾母也别想以自己没内阁长辈教养为理由算计些什么。

黛玉再次在心中感叹自家爹爹真是太贴心了,却没想过林如海一个大男人,就算再关心女儿也难免粗心大意,哪能想到这方面,要不是忠顺王爷把人送来了,他还根本没想到这茬呢。只是黛玉不知道内情,可怜了忠顺王爷一片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不知啊。

黛玉细细打量着两位嬷嬷,只见李嬷嬷身量较瘦,张嬷嬷稍显丰润,但俱是干净利落,面容和蔼可亲,然人容易亲近。同时,两位嬷嬷也在暗中打量着黛玉,见黛玉虽早已丧母,但是气度却很好,且待人亲切行事落落大方,心中也很是欣慰,原本她们来时就已被吩咐过这位林小姐以后就是他们的主子了,但是听说林夫人已经去世多年,林大人也未再娶,而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就连一个旁支长辈也没有,难免担心林小姐的教养,现在,却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

黛玉急忙让丫鬟们给两位嬷嬷看茶,又吩咐人去给两位嬷嬷收拾屋子,准备伺候的丫鬟,两位嬷嬷连称不敢,再三推让下,见黛玉是真心尊敬自己二人,遂受了黛玉的好意,心中却更坚定要好好当差,对得起主子的一片真心相待。

黛玉在两位嬷嬷的教导下发现后宅事务远比比自己想象中要复杂,更是谦虚请教,两位嬷嬷也是尽心提点,一天天过去,黛玉更加成熟了。

转眼间到了年下,黛玉在两位嬷嬷的提点下处理着人情往来,因为贾敏已逝,往贾府的年礼就比贾敏在时减了两分,林如海看了黛玉拟的礼单很是满意“玉儿,虽然年后你们姐弟就要进京了,但是要住的也是我林家的宅子,而且是他们再三来请的,并不是我们巴结他贾家什么,这样就很好”。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一转眼,黛玉已经过了花朝节的生辰了,因明年生辰黛玉也许就得在京城过了,因此这次的生辰过的便格外隆重,令黛玉意外的是连忠顺王爷也派人送来了礼物,当然是私下里,但这也够让她吃惊了,林如海反倒让黛玉尽管收下就是了。

很快,贾家派来接人的船已经到了林家。是夜,林如海坐在书房中,看着眼前的一对儿女,心中感慨万千,有无数话语想要嘱咐,却不知该从何说起,最终只是淡淡的说一句“在京中,切不要委屈了自己,我们林家世代书香,不要丢了林家的傲骨”。黛玉和皓玉含泪点头。

次日,众人自扬州码头起航。贾家此次只是派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并几个婆子坐送回礼的船来接,到了后,连一位正经主子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林家的管家客客气气的请到准备好的位于角落的屋子让他们小住几日,说自家姑娘和少爷的丫鬟小厮众多,行李更是不少,很是需要点时间来收拾,每次他们刚一出门,就有眼尖的丫鬟小厮跑过来客客气气的问他们有神魔需要,周瑞家的直到离开林家也没机会见过林家的家底到底如何。

等到扬帆起航之时,贾家众人才知道林家所谓的东西多是真的多,只是黛玉就有四个一等丫鬟并六个二等丫鬟,还有两位嬷嬷及伺候嬷嬷的丫头,皓玉的两个贴身小厮并其他使唤的,乌压压一大群人,更兼带有两人的四季衣裳、惯用的器皿、喜欢的摆设、要送人的土仪等物,让人眼花缭乱。周翼周老先生和林家姐弟一起进京,周老先生在扬州住了几年,要带的东西也很是不少。因此,等到出发时,林家准备的四艘大船满满当当,贾家众人看看自家准备的小船,一言不发灰溜溜的让船家跟在后面行驶,早已不复来时的嚣张跋扈。

坐在船上,黛玉抱着乌金镂空梅花雕刻的精巧手炉,身上披着滚着白边绣着蔷薇纹路的火狐披风,望着滚滚江水,心中感慨万分,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进京了,红楼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