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2/4页)

付他的飞炮。”

徐达说:“好。各自去准备吧。”

城墙上的张士诚见徐达兵已攀梯登城,着急大叫:“打,打下去呀!”

枢密副使刘毅上城来,张士诚问其他城门怎么样?

刘毅说好几个城门都攻破了,唐杰、周仁、徐义、潘元绍都投降了。他劝张士诚赶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张士诚抽出宝剑厉声喝道:“你不要动摇军心!你手上不还有两万兵吗?打巷战也要打到底。”

刘毅不得不下城去。

张士诚一转身,已从城外拥上来一群兵,徐达为首,大叫:“张士诚,你大限已到,还不投降!”

张士诚急忙舞剑来战徐达,徐达只战三个回合便把张士诚手中的剑挑飞了,张士诚吓了个跟头,摔到城墙上,徐达已用一只脚踩住他,刀架到张士诚脖子上,问他降不降?

张士诚说:“死而已,不能降。”

徐达说:“想不到你张士诚还挺有骨头,是条汉子。”他一抬脚,放张士诚起来,说:“我放了你,重整旗鼓再战,下次再抓到,可没这么便宜了。”

费聚见放走了张士诚,说:“一刀宰了,就斩草除根了,大将军怎么放了他?”

徐达说:“我要叫他心服口服。”

张士诚仅带十几个侍卫仓皇跑回来,宫中已如汤浇蚁穴一般混乱,上上下下各自逃难,搬东西的偷拿细软的……乱成一团。

张士诚好歹见到了王妃刘氏,刘氏问:“不行了吗?”张士诚叹口气,“你怎么办?覆巢之下无完卵啊。”

刘氏说:“我早想好了,不会给殿下丢脸。”

说着一挥手,带一群王妃、宫女奔齐云楼而去。

此时齐云楼下已经堆积了很多柴草,太监们正往柴草上浇油。

这时宫外杀声震天,刘氏登高一望,见各路大军潮水般涌入宫门。

刘氏已带姬妾宫女们站到了楼上。

张士诚呆呆地望着,他没想到刘氏会如此壮烈。刘氏向他最后看了一眼,随即摆手下令。

太监手里一支又一支火把扔向齐云楼下的柴草堆,顿时烈焰冲天,不一会儿齐云楼便淹没在浓烟大火之中。

张士诚如呆如痴地凝望着大火,缓缓地举起宝剑,向脖子抹去,但并未致命,被随后冲入后宫的常遇春活捉。

入城的朱元璋军开始救火。

城中百姓躲在屋中从门缝向外观看,他们想出城逃难也走不成了。

徐达骑马在街上走,只见一群士兵过来,每人腰中挂一木牌,上面写着“掠民财者杀,拆民居者死”。

徐达下马,叫过几个士兵,看了木牌,问他们是谁的队伍?

士兵答是平章常将军所部。

“好,小木牌挂得好。”他回身对汤和说,“下令全军,人人腰间必系这一木牌,叫百姓放心。三天后,我要看姑苏城和从前一样繁华,店铺开业,百姓安居。”

他这安定民心的一招,很快奏效,由于军纪好,没有扰民现象发生,很冷的雨天,朱元璋军睡在民宅屋檐下,半夜冷得搓手跺脚,没人敢擅入民宅,更没人敢拆民居生火烤衣服。

朱元璋军在张士诚的老巢姑苏得了民心,这以后,好多市民为他们送茶送水、送干衣,徐达打下姑苏没受嘉奖,倒是军纪严明大得人心,受到了朱元璋大加褒奖。

只是怎么处置张士诚让徐达犯了难,最后他决定,把不吃不喝不说话等死的张士诚弄回应天府去,叫吴王朱元璋去处置这一个吴王张士诚,是杀是放,都听凭朱元璋的了。

得到了活捉张士诚、占了姑苏城的喜讯,朱元璋真正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就跑回久违的故乡濠州去了,一是要重修祖先墓地,二是了却宿愿,重修对他人生有不可估量意义的皇觉寺。

朱元璋一到濠州,马不停蹄地带着马秀英、郭宁莲、朱标几个人来到墓园,只见坟墓四周松树已成林。

朱元璋待侍从们焚过纸钱后,自己先趴下去叩头,站起来后,朱标叩头,其后是马秀英和郭宁莲。

郭宁莲叩头起来后,告诉朱元璋说他岳父等着他哪。

岳父?朱元璋此时有三个岳父,郭子兴早已作古,达兰的父亲从未见过面,只有一个可能,郭山甫来了。

他看来真的能掐会算,他怎么知道朱元璋回来修坟?

郭宁莲笑而不答。

祭了坟,朱元璋心里盘算着如何扩建,这关乎风水,老岳父即使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