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第1/2页)

《妈宝男的妈重生八十年代》最快更新 [aishu55.cc]

这天在小区里遇到了每次都在下象棋的王爷爷,恰逢休息日,他带着小孙子陪他来下象棋。

平日里她们很少见到小孩子,这个年头小孩子都习惯放了学撒丫子出去玩儿了。

头一回看到人家的小孙孙,赵秋暖有点羡慕。她自己前世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儿媳妇生个孙子,可惜,天不遂人愿,儿媳妇还跟她闹掰了,不由得让她想起了李荣的孙女儿,她好奇地问“孙尧他们就一个闺女,现在计划生育又查的那么严,你不着急啊?”

还没等李荣答复,又想起来他们出国了,于是想当然道“是不是等着到国外他们定居了,拿到绿卡了,就能放开了生呀?”

李荣之前就看出来,她对孩子的男女性别这块比较在意,没想到这次她提出来了,也很直接的说“是男是女,又有什么所谓呢?我父亲就我一个,我现在不是也有儿子,我也有孙女了。”

赵秋暖很着急道“这怎么能一样,你重孙女也不姓孙啊!你丈夫家的香火不就断了吗!”

李荣哈哈大笑“她姓什么有什么所谓呢?都是我的血脉。”她到没生气,这样的想法的人太多了。

“再说了,我要是着急的话,应该让他们姓李,不姓孙。我更想让他们把我的姓氏流传下去。”

赵秋暖嘟囔着“你这人可真怪,怎么想着姓你的姓氏。”

抱怨声还越来越大“古往今来也没见谁家跟母姓的,除了那种赘婿。”

李荣还真要好好和她掰扯掰扯“你这是什么老封建思想了,我一把老骨头都比你看得开明的多。”

“难道我这孙女儿,他以后的孩子不姓孙就不是我家孩子吗?那肯定不是啊,再说现在计划生育家家户户就只生一个,照你这么想,那中国不得完了!生了女儿家里怎么办呀?”

唉,赵秋暖还的确是跟她说“是啊,我那儿媳妇当时就生一孙女,让我天天的看的是焦急呀。”

这倒让李荣感觉到好奇了“你这么年轻哪来的儿媳妇?”

赵秋暖自知说错了话,就连忙搪塞过去,“我娘家的儿媳妇。”

李荣没有细究这个问题,但是对她的想法要进行严肃的纠正。

“赵秋暖同志,你是为什么觉得。一定要生男娃才算合格呢,不生男娃的女人就没有价值吗?女人不能支撑起家业吗?”

赵秋暖强硬的说“那是啊,我们那家里没个男娃哪能顶的住,我们在村里的房都能被人收了,你看这要不是我有我儿子,我们家田都早就被村里收回去了,没听说哪个村里给女人分地的。”

“就是给祖宗上香,也没有女人能去的,都得要男娃!没男娃那还得了?脊梁骨都被人戳断了。”

李荣知道了命脉所在,因为赵秋暖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所有的财产分割都是基于男性分配的,女性是没有分割财产的权利,所以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才会如此重,这件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她只得建议赵秋暖说“我建议你学一个本领,咱看的多了就能明礼,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你们家田地的那些事儿,宗祠那些事儿。你还能知道更多的事情,更多的东西,你可以去找到更多的工作,成就更多的人生理想,等到那个时候你再来面对你这个问题,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赵秋暖一愣,自己的这个心结虽然未曾打开,但是也懂了李荣的意思。的的确确她也是要把这个夜校放上了日程。

这天晚上齐芳来访的时候,李荣主动向齐芳提出要给赵秋暖介绍一个夜校。希望她能够不要荒废年轻时候的光阴,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去,去了解学习能带来的收获。

齐芳很吃惊,她没有想到李荣会让她家的保姆每天晚上去读夜校。这自己花了钱找的保姆照顾,还要让人家上学,真是稀奇事儿。

跟李荣说“哟,您可真是大善人啊,在我们街道您是头一个。给小赵介绍个上学的地儿啊,我这倒是能安排。”

“正巧前几年夜校不是挺火的嘛,好多学校都办了夜校了,这两年人越来越少了。兴许她能赶上最后一波。”

赵秋暖和李荣本来商量的,也就是夜校,听到这个话也就踏实了,她对此抱了很大的期望。

但是她还有所顾虑,她没有文凭,只上过扫盲班,扫盲班的结果还不这么好,现在的文化底子都是李荣给她打下的基础,她很担心自己没有文凭,上不了夜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