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猛然间,数声炮响,通臂假扮的仁秀帝,全副冠冕,乘銮驾由内宫出。只见华盖执扇,幢幡纛旗,如云盖地;金钺星钺,卧瓜立瓜,起起落落,似那浪潮奔涌;前中央30名手执长柄大刀,威武肃穆;左侧又30名执弓矢,机警谨慎;右首是30名执豹尾枪,英姿不凡;至于銮驾旁,尚有荷戟握戈的侍卫上百名。

见得帝王仪仗,百姓迎拜于道,俯首而不敢望。

通臂下銮驾,由太监扶持,落座于临时搭建的御台龙椅上,右手缓抬。

太监在旁喊道:“众卿平身。”

百姓们与官员一同站起。

通臂理理龙袍,站将起来,干咳数声,道:“今朕失德,令子民旬月前惨遭叛军涂炭,实悔之晚矣。幸赵卿家勇武三军,智谋超群,出使南唐途中,不顾辛劳,亲手擒住叛臣贼子。朕心甚慰。”话罢,又咳几声。把那仁秀帝平日的病症学得似模似样。

官员们与百姓,望着御台边的小石头,又是一阵欢呼叩谢。即便先前将信将疑之人,闻得皇上都亲口证实了此事,那还有疑念?

王彦俊在监斩台,抱拳俯首,朗声道:“皇上,午时三刻将至。”

通臂颔首,道:“爱卿监斩便了。”

王彦俊叩首接旨。回过头,脸上俊气尽去,替而代之的全是恨意和忿怨。

小石头见之,心下喟叹。念及自己为截教大业,牺牲了不少人,这么做法,也不知是对是错?摇头叹息之余,又想,倘要成大事,终须有人牺牲。若六司首座不诛,截教试图掌控大周政权,势必艰难多多。当下也是无语。乜目看向在旁意气风发的广智,寻思,教中尽多的是才智高超,桀骜不驯之辈,这梆人行起事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不讲究仁义;日后倒要敲敲他们的警钟,以防他们愈来愈出轨,做出伤害万民的恶行。

王彦俊取出斩字令牌,放在手上掂掂,朝边上的漏计一看,适好午时三刻,杀气腾腾地吼了一字:“斩……”令牌扔出,在空中舞了片刻,直跌在地。那俊目里蕴着无尽的忿意和杀气。若非朝廷制度,他恨不能亲自上前替代那刽子手的任务。

“砰砰砰”三声炮响。行刑台上的刽子手搽搽胸前的黑毛,往手心啐了一口,挥起大砍刀,欲待劈下。

“慢……”

一声大喝,大伙皆惊。循之望去,竟是仁秀帝开口阻止。

王彦俊怔愕余裕,心怕仁秀帝变卦,突然下旨赦免司马润。忙道:“皇上,时辰已至,若耽搁了,只恐晦气上身。”古时斩杀刑犯,因恐冤魂缠身,是故大多在午时阳光正烈之刻。他之言,无非为了避免仁秀帝另有它议。

通臂一笑,知其心意,说道:“王爱卿尽可宽心,似此贼子,焉有恩释之理?”

王彦俊稍慰,又觉诧然,心道,你既不想开释司马润,又何以在将斩之时出语阻止?

通臂由龙椅上起身,道:“先皇与朕待此贼皆为不薄,朕思来想去,总不明他何以生叛?因而想亲口听他说出缘由。”说着,不待臣子们劝阻,迳顾走上刑台,挥手命刽子手下去。

刽子手叩首,领旨回避。满朝文武及百姓俱感惊讶万分,没想皇上执拗如此。一个个瞠目结舌,呆若木鸡,时此瞬间,竟无人想起出言劝谏。

通臂蹲下,对司马润道:“皇叔,朕适才所言,想必你也听到了。望皇叔能释朕疑惑。”

司马润五花大绑,兀自张口闭口,似呢嚅又似自语;头首东看西望,压根没有理他的意思。

通臂挪近尺许,已与司马润近若耳语。

出于关心,王彦俊大声道:“皇上,留神。”

通臂回首,朝他笑笑。

与此同时,台下蓦生喧哗,惊声一片。原来那司马润猛地挣断绳索,一拳捣向通臂。两者相距本就毫厘,猝变肘生,旁人根本不及反应。只闻“砰”然闷响,通臂被其一拳击得直飞出去。

事发突然,官员们手足无措,人人色改。周围百姓更是混乱不已。只见数道身影凌空飞起,有的飞向刑台,有的则是跃空接人。所接之人无疑便是通臂假扮的仁秀帝。

广智接住通臂,回身跃落御台。

俄顷间,侍卫簇拥,盾牌密布,顿成铁桶。至于圈内发生何事,除里面人知道外,再无人明白。

另边厢,神目向刑台凌空劈掌。他的天罗斩无坚不摧,何等犀利?别说木制的刑台,固是铁石之物,也难接二连三的抵挡。但见木屑飞舞,又闻噼里啪啦的木架坍塌之声,此起彼落。不过眨眼,整座刑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