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科学家们开始根据当下的发现展开新一轮的讨论。

“喷泉是因为潮汐引力的压迫而爆发,最终只有上层的海水冲出了冰壳。而最上层的海洋温度肯定相对较低,并且极有可能遭受到高强度辐射的袭击。所以,今天的结果只能证明木卫二冰下海洋世界顶层没有生命存在。”

“确实如此,要知道在冰壳之下可是深达几十上百公里,我们还是大有机会发现外星生命体的。”

“那么,按照计划,我们应该选择冰层下方盐湖所在区域中相对较薄的区地方,破冰进入冰下海洋,进行深度探寻工作。”

科学家们很快就通过扫描冰层结构,确定了破冰探测的目标区域。

该区域因各冰板块间的相互碰撞而形成了一片不规则的区域。在这片区域里,冰层的厚度都不会超过一公里,甚至只有几百米(间歇喷泉爆发的高危区),大大降低了科学探索团队破冰的难度。

同时,该冰层下方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其面积大致相当于地球上最大的湖泊……里海的3倍。

“如果我们可以设法弄到冰下湖泊的沉积物样本就好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木卫二上真的存在生命,那么这些生命或许会类似于地球深海热水条件下生存的有机体。”

“而且,从环境条件来推断,木卫二的生命形态只能是一些低级的海洋生物,不大可能出现高级生物,或者智慧生物。至少短期内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

科学家们推测,木卫二的海底环境与地球海洋底部的“热液出口”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众所周知,地球海底热液出口处存在着许多生命形态。因此,大家还是比较坚持地认为,“木卫二存在基础生命体的概率应该很高。”

如果木卫二的生命诞生的时间够久的话,也确实有可能进化出类似于地球鱼类的生命体。

经过测算,在理论模型中,木卫二海洋至少可以为300万吨类鱼生物提供生存所需。但是,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对发现外星鱼虾并不报有太大的希望。

木卫二科学探索小组为本次行动共准备了两种破冰方案:

1、用类似挖矿机器人的迷你版本钻入冰层,并进入海洋探测。具体的行动是,派出至少100个机器人小组,每一组都会由两个不同功能机器人(自动化,且完全灭菌)组成。一个机器人在前方钻穿冰层开辟一条通往海洋的孔道,另一个机器人能沿着孔道进入海洋深处,它携带的科学仪器能够进行环绕考察并找出微生物。但是,这个方案存在一个风险,机器人在挖穿冰层的瞬间,可能会被高压高速的喷泉冲上天空。

2、向冰层发射“穿冰弹”,用强大的动能将厚厚的冰层击穿。在冰层击穿的瞬间,同时向裂隙发射大量的由保护壳包裹起来的考察机器人。

(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都请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多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317章 破冰而入

“噗呲!!!”

“轰!!!”

(无声,脑补的画面)

一道冲天而起的巨流,将挖掘机器和跟在它屁股后面的探索机器人一股脑儿掀上了几万米的高空,然后轰然砸在冰面上,摔了个稀碎。

“噗呲!噗呲!!”

被挖掘机器人挖穿的冰面还在继续喷水,好不容易偃旗息鼓了,冰面却又重新冻结上了。

“a方案果然行不通。”一位科学家绕着摔碎的机器人,一圈一圈地看,脸上一副颇为心疼的样子。

“**!还好先派出一组机器人做实验。”另一位科学家忍不住爆了粗口。

“试试b方案吧!”

“好!只好来硬的了!”

面对当下的情况,大家很快就有了决断。

。。。。。。

银灰色的宇宙飞船缓缓地升上天空,强大的高能气流瞬间将下方的冰面化作一个巨大的水池。

宇宙飞船一阵旋转之后,便划出一条弧线,朝着目标冰面滑翔而去。

“准备发射动能破冰弹!!”

所有人都聚集在宇宙飞船操控室里,屏住呼吸,望着目标冰壳。

“目标已锁定!”

如果可以从外部观察,便能清晰地看见,宇宙飞船上的一排森森炮口,正以精准的角度对准了木卫二的冰壳。

“发射!”船长果断地按下了指令键。

“轰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