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藐视皇帝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雄同台竞技。朕特旨准许,唐纳德直接参加八强比武。”

“遵旨!”李景隆躬身后退,讲朱允炆的旨意传达了下去。

听到五军都督府的成为了主办方;外国番邦的王子也请旨参加了比武大会,广场周围更加人声鼎沸了,这个比武大会简直成了今年的头等盛事。

那些个记录比赛数据的资深赌徒们,也纷纷提笔,奋笔疾书,然后互相传阅交流各自心得,最后汇总好每场比赛的结果,以及各自看好选手的资料,重新抄录。

他们这副认真细致的样子,比那些个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相比,都不遑多让。

这些汇总出来的消息可是非常重要,不仅能给自己做参考,还可以拿出去买银子的。外面挤不进会场,看不到比赛的人,可是有一大把,他们见不到比武大会的情况,只能抢购这些个二手资料,从中揣摩,再结合赛经报纸上的消息与坊间传起来的热门人物事迹,进行投注。

……

朱久炎自己报名参赛是早就计划好的,他虽然在武道大会上吸收人才不那么在意,可也不能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给朝廷的人夺去,最好还要让父王夺得第一!

在他们这次离京之后,靖难恐怕就要开始了。到时,湘王府的势力肯定要受到朝廷的猛烈攻击,自己虽然发展起了强大的海军,但世人并不清楚华夏海军的实力,湘王府现在缺的是一个展示武力的机会!

湘王府需要一个旗帜,这旗帜来在靖难的时候,可以吸引天下的英杰来投靠!军事方面的人才,湘王府确实不怎么缺乏,但是内政行文官却是一个大短板。

自从入主了舟山、宝岛与澎湖后,朱久炎就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铁守和丁坚是技术型人才,带出的徒弟也是搞技术的,他们对于城市的管理与内政,基本是一窍不通。

而肖广南、周季陶、傅安三个虽然都有能力,可是这些日子以来,地盘越来越大,他们几个要管理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都有些分身乏术,急缺人手辅助。

有时候朱久炎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都有些替他们暗自焦急,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湘王府的封地在荆州,王府的文臣属官都没有过掌管一县一地的经历,让他们来管理,别说朱久炎,估计他们自己都没那个自信。

而那些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比如:给朱久炎立长生排位的刘之荣,以及岳州的那一批因镇压白莲教阴谋而提干的官吏们。

他们对湘王府、对自己是毕恭毕敬,让他们对湘王府予以方便,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要他们跟着湘王府造朱允炆的反,朱久炎估计这些个老油条会跑的比谁都快!

湘王府在这方面没有燕王府的底蕴,也没有朝廷的大义优势,管理型人才根本得不到补充,朱久炎这些日子,为这事儿可没少发愁。

往后若是打了胜仗,管理的地域更大了之后,这些打下来的城市交给谁管理?如何配合前方军队?后勤计划如何安排?

难道对百姓们不管不顾?战后也不安置、安抚?不说这样的做法很愚蠢,即便朱久炎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反的只是残酷削藩的朱允炆与拥护朱允炆的人,百姓却是无辜的,大明的根基不能遭到破坏。

在这点共识上,朱久炎与朱柏是一致的。

虽然天下第一高手这个头衔,对于大局没有什么帮助,但这却是一个很吸引人注意的旗帜,是一个展示力量,吸引人才加入的招牌!

毕竟文人中也有信奉英雄主义的,也有人偶尔热血。天下这么大,怀才不遇的文人还是有很多的,考不上科举,不代表这人当不好父母官,也不代表没有才干。

不说远了,大明的开国文臣之首李善长,不就是个怎么考也考不中科举,一直名落孙山的读书人吗?

这些个读书人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心里难道没有期待天下大变,寻得明主,从龙而上,一展所长的念想吗?

朱久炎相信,有了赛经报纸的配合,有了场边这些人的口口相传,只要自己在策划运作得当,不怕吸引不到文人前来投靠。

文人的野心,有时候比武人大多了!

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上来说,朱久炎都不能让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旁落!朝廷不行,燕王府也不行!

燕王府派出这么多的好手参加比赛,怕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思,这么一个强而有力的助臂,若是落在燕王府的头上,朱久炎可以肯定自己开心不起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朱久炎参赛,一方面是准备在擂台上给蜀王点颜色看看,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